牙買加是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位于古巴以南。它由牙買加主島和兩個小岩石島佩德羅礁和莫蘭特礁組成。總面積10991平方公裡,人口近300萬,相當于中國的一座城市。
以下内容是我吃了個蘋果後寫,寫得有點亂,我們随便看看
從曆史上看,牙買加與周圍的許多島嶼一樣,是阿拉瓦克印第安人的家園。哥倫布于1494年抵達牙買加島,十多年後西班牙宣布其為殖民地,但使用聖地亞哥這個名字。占領巢穴的西班牙人随後通過包括但不限于戰争,瘟疫,強迫勞動等手段消滅了原始印第安人。為了補充勞動力,西班牙于1517年開始将奴隸從非洲賣給牙買加(明正德12),這導緻了牙買加現在的黑人和混血人口的人口統計。
牙買加在地理上靠近西印度群島的中心地帶,這是浪費時間,不用它來搶家。順便說一句,是的,這就是來自歐洲的海盜的想法。自16世紀末以來,牙買加一直受到來自法國,英國,荷蘭和其他國家/地區的海盜的襲擊。當然,最終,在海外殖民掠奪中沒有占上風的英國人占了上風。1655年(清順統治十二年後),英國艦隊從西班牙人手中占領了牙買加。在随後的幾年裡,英國人與海盜聯手多次擊敗西班牙人的反擊。1670年(清康熙九年後),西班牙正式将牙買加割讓給英國,英國隻是将其用作海盜的基地,并利用奴隸經營甘蔗和咖啡種植園。奴隸貿易結束後,英國于1866年(清朝五年後)将牙買加變成殖民地,直到牙買加于1962年獨立。
說起牙買加,誰聽過郭德剛先生的相聲《東遊記》,都會想到那個著名的包袱,于謙的哥哥,牙買加華僑華人,誤申請移民回祖國,牙買加議會讨論了三天,研究高技能人才流失問題,最後有人問:"他有什麼技能?整個場景都寂靜無聲!一緻決定:讓他走吧!當然,這個相聲也有一個名字,叫"丫丫是英國殖民地",看來編造這個相聲的人還是對牙買加的曆史略知一二。但相聲畢竟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的牙買加,有三個關鍵詞,"博爾特","藍山咖啡"和"雷鬼"。
首先,博爾特,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田徑運動員之一,博爾特多次創下了新的人類短跑紀錄,也憑借田徑,讓牙買加成為世界體育強國之一。在奧運會曆史上,牙買加赢得的金牌和獎牌比印度多,印度的人口是印度的400倍。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一方面,牙買加體育專攻一些項目,而不是全面開花,從專業領域集中培養人才,注重突破。另一方面,它與牙買加的當地飲食無關,牙買加的飲食以洋芋,海鮮等為主,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不會使人發胖。
然後是藍山咖啡,藍山,牙買加島以東,以太陽直接照入大海時大海的藍色光芒命名。高海拔,加上肥沃的火山土壤和潮濕的氣候,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咖啡品類。在亞洲,相似的緯度,海拔,土壤和氣候是另一種農産品的來源,位于緬甸,寮國和泰國之間的邊界。但雲南的咖啡卻在努力推廣他們是"中國自己的藍山咖啡",與牙買加的原有咖啡有何不同,見智慧。
至于雷鬼,它是牙買加音樂的一種形式,是世界非文化遺産的一部分,更接近某種搖滾樂。熱帶花香,慵懶的下午,清爽的節奏和朗姆酒的後遺症。當然,僅靠言語無法準确描述。差不多20年前,我曾經聽過一位國内雷鬼歌手重唱《搖滾新長征之路》,那種感覺,不管是喜歡與否,隻能說個人不可接受,這就是長征之路,明明是加拿大人吸食大麻的方式。十年前,我在麗江聽過類似的音樂,帶有一點民謠韻律的歌唱風格能夠聽到一點點。
一邊是土與水,幾百年的殖民曆史和海盜曆史,雖然是過去的事情,但在牙買加這個國家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現在的牙買加,被譽為"天堂地獄",也許,這是對它最恰當的描述

牙買加行政交通地圖
牙買加分區地圖
牙買加地形圖
牙買加的簡要說明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的中心
牙買加的舊地圖
牙買加曾經是西印度群島許多英國殖民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