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幸福标注一座城

遼甯省調兵山市,東聞遼河濤聲,西承燕山山脈,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這裡,既有古戰場遺址,又演繹着紅色故事。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給這片土地和這座城市添加了獨特的魅力,昔日的“大堡子”如今已蛻變為幸福之城。

文化凝魂

在調兵山市鐵煤集團蒸汽機車博覽園中,kd6487蒸汽機車是鎮館之寶。在這裡,全球屈指可數的21台蒸汽機車聚焦世界目光,吸引影視劇組紛至沓來,影視演員是常客,當地村民也能上熒幕。退役的蒸汽機車,這份珍貴的工業遺産為調兵山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記。

作為影視基地核心部分的蒸汽機車陳列館、博覽園濃縮了蒸汽機車的發展史,吸引歐美、日、韓等地的衆多蒸汽機車俱樂部會員和攝影愛好者專程至此參觀。随着蒸汽機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影視基地得到衆多影視劇導演青睐,調兵山也迎來了一個文化産業大發展的時代,拍攝了《百團大戰》《建國大業》等近百部影視劇。

在《百團大戰》《紅色追擊令》等多部影片中,kd6487都成了主角。kd6型機車總共生産了2120輛,487是這台機車的編号,它來到中國源自抗日戰争。kd6型蒸汽機車由美國利馬公司生産,是所在時代較為先進的型号。随着中國人民赢得解放戰争的勝利,kd6487開始服務于國家的經濟建設,一直在鐵路線上奔跑到1996年。

城建寫實

調兵山是一座因煤而建的能源城市,多年來充分利用地理和人文資源,發掘曆史底蘊和自然特色,大手筆“描山”“繡水”“彰文”,全力打造山水相映、生态環保、适宜人居的園林城市。通過大力開展“把森林搬進城市”工程,調兵山加快建成一批融自然景觀、生活環境于一體的綠地,開展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活動。

在每年植樹季節,全市黨員和機關幹部開展大規模義務植樹,在裸露的山皮上鑿石植綠。每逢天旱,全體機關幹部擡水上山,澆灌林木。現在調兵山上綠樹成蔭,實作了依山就勢、錯落有緻、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布局,調兵山風景名勝公園進入國家aaa級風景區行列。為了實作綠繞水、水融城,調兵山市建設了月亮湖等親水景點。新湖帶狀公園穿城而過,像一條綠色的飄帶裝點着煤城,勾畫了清波泛舟、鳥鳴啾啾的桃園景緻。城市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淨化後排入新湖公園,既淨化了城市環境,又保證了對新湖公園的滋養。

調兵山把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起來,挖掘和弘揚金文化,把兀術城、明月禅寺建在綠樹掩映之中,成為融曆史、文化、藝術和自然為一體的精品園林工程。調兵山風景區、城南生态景觀大道、月亮湖休閑娛樂風景區、新湖帶狀生态園、兵山廣場、家文化廣場,構成了和諧呼應的城市景觀體系。在東北三省縣級市中,調兵山率先晉升“國家園林城市”。

經濟築基

調兵山市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轉型城市,地下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儲量22.59億噸,占全省儲量的三分之一,是全國重要煤炭生産基地。“一煤獨大”曾是調兵山依煤而興的驕傲和發展的契機,即便是已經開采了幾十年的今天,煤炭企業依舊昌盛。但調兵山市未雨綢缪,居安思危,多年前就謀劃接續産業發展,走上了以對外開放為推動力、以産業轉型為引領、以循環經濟為基本路徑的轉型之路。

不依賴煤,但要善用煤。自1958年調兵山第一塊原煤被發現、第一口礦井投産以來,礦山機械裝備就在使用、完善、提升、高端、精尖方面獨領風騷。調兵山市的煤機裝備制造産業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鑫豐礦業集團、威躍礦山等企業依托技術優勢,盯緊市場需求,尋求打包服務并開展國際合作,在煤礦企業安裝回撤領域站穩腳跟,足迹遍布全國,甚至到海外開展技術裝置和服務輸出。卡斯特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已經同日本、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相較于豐富的礦産資源而言,調兵山市隻有十幾萬畝耕地,做好精品文章成為最終選擇。調兵山因勢利導引領農民抱團組建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連接配接小生産與大市場、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實作生産、加工、銷售良性互動。如今,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已經達到206家,奠定了“三農”的發展基礎。

發展揚帆

未來五年,調兵山市将着力打造“一個示範區”“兩型城市”“三個中心”“四大基地”,初步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市場體系、創新體系、産業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民生保障體系。

“一個示範區”即打造國家級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示範區。以服務鐵煤為中心,在域内穩定煤炭産量1600萬噸的基礎上,發展電力、建築建材、煤機制造等非煤産業,并支援企業向内蒙古、山西等地發展。同時,大力發展四大主導産業,非煤規上工業産值占比力争在“十四五”期間提升到70%以上,實作地企融合、産城協調、城鄉一體發展。

“兩型城市”即生态園林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生态園林城市指的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全過程,依托國家園林城市發展基礎,秉承山河輝映、綠脈成廊、生态為網、低碳建城的總體思路,推進全域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推進産業生态化和生态産業化,打造生态型園林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指的是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将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競争力、創新社會治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準、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抓手。全面加強電子政務平台建設,着力打造智慧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政務服務驿站、評理說事點“黨建+”三位一體工程,實作智能互聯、宜居宜業、協同創新,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三個中心”即特色文化旅遊中心、生态宜居康養中心、工業物流中心。開發利用蒸汽機車、遼金文化等特色文化旅遊資源,依托平安驿等重大項目,建設特色文化旅遊中心,打造沈陽都市圈城市後花園。依托竹溪源溫泉度假村、域内三甲醫院、療養院等資源,進一步推進康養産業發展,打造生态宜居康養中心。以燃料乙醇配套物流企業為主體,圍繞南北園區工業物流需求,打造區域性工業物流中心。

“四大基地”即全力打造以燃料乙醇等項目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産業基地、以每年100萬噸生物質能源等項目為代表的再生資源産業基地、以民生智能儀表和鑫豐礦電等企業為代表的智能綠色制造産業基地、以尚威醫療用品和卡斯特金屬等項目為代表的醫療用品産業基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