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死大明功臣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怎樣的人?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其一:土木堡之變前的功過是非。其二:土木堡之變的诟病。其三:複位之後的功過是非。

朱祁鎮的一生,是極其複雜的一生,可謂是功過參半、兩面人生。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朱祁鎮複雜的一生。

明朝在朱元璋、朱棣時期屬于開拓進取的事情,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自不必說,朱棣數次北征,經營東北,向南控制安南,派鄭和下西洋,為大明王朝積攢家業。

殺死大明功臣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怎樣的人?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其一:土木堡之變前的功過是非。其二:土木堡之變的诟病。其三:複位之後的功過是非。

但是,朱棣死後,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卻采取了戰略收縮政策,在位時間不到一年就死去,他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同樣采取了戰略收縮政策。

仁宣兩朝,加起來總共才11年,卻把朱棣一朝22年的辛苦經營放棄。對蒙方面,向内收縮;在東北,内遷奴兒幹都司;南方放棄朱棣辛辛苦苦打下的安南,從此安南徹底從中原王朝獨立出去;對于海外,放棄下西洋戰略,甚至限制向海洋發展。

仁宣兩朝,大量地放棄朱棣時期積攢的家業,采取戰略收縮,換取了所謂的“仁宣之治”。

明英宗朱祁鎮上台後,早期年幼有張太皇太後和三楊輔政,明朝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後來朱祁鎮長大後也是一副雄心勃勃、勵精圖治的狀态。

殺死大明功臣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怎樣的人?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其一:土木堡之變前的功過是非。其二:土木堡之變的诟病。其三:複位之後的功過是非。

朱祁鎮開始嘗試重新恢複朱棣時期的戰略進取态勢,在東北企圖恢複奴兒幹都司,在南方進行了數次麓川之役,對蒙方向也發動了三次大規模北伐,沉重打擊了鞑靼和兀良哈勢力,也正是這兩股勢力的削弱才給了瓦剌崛起的時機。

在對海外方面,朱祁鎮打算恢複下西洋政策,在正統八年讓郭琰督造下西洋海船,派遣下西洋都指揮馬雲再下西洋,重新聯絡舊港宣慰司、蘇門答剌官廠、以及古裡官廠等。

但是,經過仁宣兩朝的坐享其成、戰略收縮,明朝在放棄辛苦掙得的家業後又打算重新拾起,已經是世殊事異,重新開拓耗費了明朝的國力,朱祁鎮的年輕氣盛和四處出擊讓經過十年太平安逸日子的明朝難以應付,在一定程度上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

殺死大明功臣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怎樣的人?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其一:土木堡之變前的功過是非。其二:土木堡之變的诟病。其三:複位之後的功過是非。

朱祁鎮血氣方剛的年紀和雄心勃勃的志氣,讓他勇于拓取,然而步應該是一步一步走的、飯應該是一口一口吃的,朱祁鎮二十多歲的稚嫩和安逸多年的明朝一時之間撐不起他的雄心壯志。

在前幾年分别重創鞑靼和兀良哈後,瓦剌由弱變強成了新的草原霸主,他們在也先的帶領下向南襲擾大明王朝,兵鋒直指明朝北部重鎮大同。

這對于朱祁鎮來說哪能忍得了,在寵信的太監王振的慫恿下,下定了禦駕親征的決定。然而此時明朝的很多部隊還在外地,一時之間難以到達,在兩三天之内臨時集結了二十萬軍隊,号稱五十萬,就這樣匆匆忙忙地出征了。

這次出征對于明朝來說實在是太過倉促,再加上軍政大權嚴重受王振操控,明朝主要将領難以發揮作用,最終導緻了“土木堡之變”,明軍全軍覆沒,中央一把手直接在戰争中被殺,這對明朝來說是非常嚴重的。

殺死大明功臣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怎樣的人?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其一:土木堡之變前的功過是非。其二:土木堡之變的诟病。其三:複位之後的功過是非。

經過土木堡之變後的俘虜生活和數年的南宮幽禁生活,複位後的朱祁鎮已經成熟穩重多了。

對于複位後的朱祁鎮來說,最大的反面恐怕就是殺死了京城保衛戰中立下大功的于謙,這成為他繼土木堡之變後的又一個遭人指責的行為。

而在朱祁鎮臨死前,下令廢除自朱元璋開始就采取的宮妃殉葬制度,則是他受到贊許的一面。

總結朱祁鎮的一生,不管是土木堡之變前還是複位之後,都有兩面性,不管怎樣,因他引起的土木堡之變直接導緻明朝中央機構大換血,之後的明朝再也回不到洪武、永樂時期的底氣。

殺死大明功臣于謙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怎樣的人?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其一:土木堡之變前的功過是非。其二:土木堡之變的诟病。其三:複位之後的功過是非。

對此,大家怎麼看?你們怎麼看朱祁鎮的一生?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記得随手關注,更多曆史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交流。

參考文獻:

《明史》,《中國通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