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作者:文史茶館2018

平時我們住的房子,也就是100平方米左右吧,或者100到200平方米之間。即便是高檔别墅,明星住的那種,也很少超過1000平方米的。那麼,5000多平方米的豪宅你見過嗎?

在廣西欽州市城南就有一處,準确地說,這是一個建築群,總面積2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6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

無論是從當時,還是從後來,乃至于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片豪宅。大小房屋有119間,這其中有主人的房間,有傭人的房間,有夥房,有馬房,還有倉庫,戲台,花園,菜園,魚塘等等。建築華麗,做工考究,雕龍畫鳳,富麗堂皇,堪稱是欽州第一豪宅。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民族英雄劉永福)

按照我們一般的觀點,大家對所謂的豪宅既是羨慕,又是嫉妒,更多的恐怕是恨,憑什麼他住那麼好的房子啊?可是欽州的老百姓,從古到今,都不恨豪宅的主人,反而還非常愛戴他,尊敬他。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豪宅的主人叫劉永福。

劉永福出生在欽州,現在他的出生地已經劃給了防城港市,他晚年建的豪宅在欽州市區,是欽州人民的鎮市之寶,現在無論是普通遊人,還是國家上司人,來欽州,不可不參觀劉永福舊居。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劉永福塑像)

劉永福的豪宅建的那樣氣派,老百姓為何不仇富呢?首先因為劉永福是一個寫入曆史教科書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這四個字,可不是誰都能當得起的?中華上下五千年,也隻有那麼屈指可數的一些人。

劉永福一生打過法國人,也打過日本人,就憑這兩點,他足以當得起民族英雄的光榮稱号。晚清時期,法國軍隊進入越南,攻陷了首都河内,妄圖以越南為跳闆進攻清朝,這就和新中國成立後的北韓戰争一樣。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劉永福舊居中李威利的一绺頭發樣品)

保衛越南,就是保家衛國,劉永福率領他一手創辦的2000多黑旗軍子弟兵,頑強抗擊法軍。1873年,劉永福旗開得勝,擊斃了法軍主将安邺,迫使法軍退守河内。

1883年,劉永福統領3000黑旗軍,奮起虎威,取得了紙橋大捷。這一仗,黑旗軍擊斃了法軍總司令李威利,劉永福特意割下李威利的一绺頭發,至今在劉永福舊居,還藏有頭發的樣品。據說,後來,法國人要用重金買回這绺頭發,劉永福嚴詞拒絕。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劉永福還參加過鎮南關大捷。打法國人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卻很少有人知道,劉永福還打過日本人。甲午戰争爆發,日本人進攻台灣,清政府指令劉永福率兵保衛台灣。

當時的劉永福已經年近六旬了,卻親自上陣,取得了大甲溪之戰的勝利。日軍對台灣志在必得,劉永福卻發誓“當與台灣共存亡”。台灣的人民要尊他為民主國總統,劉永福卻堅持不受。

據後來的史學家統計,進攻台灣的日軍有近五萬人,由一位親王統領,而劉永福統領的黑旗軍隻有八個營的兵力,敵衆我寡,更何況日軍武器先進。日軍勸劉永福投降吧。

劉永福向清朝求救,清政府卻已經簽訂了《馬關條約》,抛下台灣不管了。劉永福痛心疾首地說:

“内地諸公誤我,我誤台民!”

孤立無援,他卻抱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決心,和日軍死戰。

經過五個月的苦戰,劉永福雖然讓日軍的統兵親王斃命,打得五萬日軍有三萬人負傷被送回日本國内,然而,他的黑旗軍基本也打沒了。局勢已經不可為,劉永福不得不帶着十幾個人撤出台灣。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劉永福舊居中的谷倉)

劉永福晚年回到欽州定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建成了他的豪宅。因為劉永福曾經當過越南的官,三宣提督,是以他的豪宅又名“三宣堂”,這就是一直保留至今的劉永福舊居。

雖然當了很大的官,劉永福卻并不是那種為富不仁的人。他出身貧寒,小時候也挨過餓,對老百姓有一種天然的關愛。他們家存放糧食的倉庫有1500平方米,存放的糧食足可以夠他們家吃一年。

凡是有窮苦人家吃不上飯上門來求的,劉永福是有求必應,盡力周濟。逢年過節的時候,劉永福還主動打開糧倉,把糧食分給周圍的老百姓,老百姓都稱他的糧倉為“濟民倉”。至今在欽州當地還流傳着一些俗語:

“年冬失收冇使慌,肚餓去找三宣堂”、“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劉大人”。

富豪這樣接地氣,老百姓當然不會仇富了。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一、豪宅的主人是誰?二、老百姓為什麼不仇富?三、打完法國人,再打日本人四、這個富豪很接地氣五、堂堂正二品,一輩子卻隻有一個老婆,還不準兒子納妾

(劉永福和老妻、老狗)

在中國古代,高官三妻四妾很正常,可是劉永福這樣一個堂堂的朝廷正二品官,一生卻隻有一個老婆,那就是黃美蘭。為什麼呢?因為劉永福早年非常貧寒,黃美蘭卻願意嫁給他,劉永福終生感激不盡,是以後來劉永福雖然當了大官,卻堅持不納妾,隻娶黃美蘭一個。

劉永福還給兒子們定下一條家規,除非妻子不能生育,否則絕不準納妾。在渾濁的晚清官場,劉永福堪稱是一股清流。按照現在人的眼光,劉永福簡直是一個完美的男人,極品暖男啊。

劉永福學問不高,卻留下了一份極富哲理的《誡子書》:

人生在世,如遇極不難之事,何妨以難視之;即遇極難之事,當以不難視之。

如此一來,是不是天下再無難事了?是不是很有哲理?對于今天的人來說,仍然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劉永福留下一個名句,叫:

“臨陣不畏死,居官不要錢”。

這是他一生的最好寫照,也是最好的勸世良言。

(文中照片來自廣西欽州劉永福舊居實景拍攝)#北部灣之星欽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