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clipse打開目前檔案所在檔案夾的兩種方法

1.下載下傳插件

安裝:

  easyexplorer 從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asystruts

下載下傳後就是一個jar壓縮檔案。最新版就是1.04,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但是對最新的eclipse 3.*平台還是支援的。但是,該插件的安裝方式好像通過eclipse 的自動更新管理不起作用。

他最簡單的工作方式就是:直接将該jar檔案放置在eclipse的 plugin 目錄下 ,然後重新開機eclipse平台就可以在右鍵中看到east explorer菜單項,就可以打開資源所在的目錄了。

但是,缺點就是新下載下傳的插件plugin放在了原始的eclipse的plugin目錄下,一大堆,亂死你:(

利用easyexplorer插件可以在eclipse用explorer打開資源檔案所在的檔案夾。其它配置是在這裡windows => preferences => easy explore => target => explorer.exe {0}

  可以看到在windows平台上是用explorer.exe {0}來打開的,{0}是用來傳遞參數的。

   技巧:我習慣以資料總管的方式來打開檔案夾,友善進行拖動操作,即左邊帶檔案樹,那麼在這裡你可以設定成為explorer.exe /e,{0} 即可,這樣用easyexplore打開檔案夾時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打開的,而且左邊的檔案樹裡,直接定位到檔案夾上面,很是友善。

  explorer.exe的參數如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定:

  指令格式explorer [/n][/e][[,/root],[path]][[,/select],[path filename]]

參數說明 

  /n表示以“我的電腦”方式打開一個新的視窗,通常打開的是windows安裝分區的根目錄。

  /e表示以“資料總管”方式打開一個新的視窗,通常打開的也是windows安裝分區的根目錄。

  /root,[path]表示打開指定的檔案夾,/root表示隻顯示指定檔案夾下面的檔案(夾),不顯示其它磁盤分區和檔案夾;[path]表示指定的路徑。

  如果不加/root參數,而隻用[path]參數,則可以顯示其它磁盤分區和檔案夾中的内容。另外,[path]還可以指定網絡共享檔案夾。

  /select,[path filename]表示打開指定的檔案夾并且選中指定的檔案,[path filename]表示指定的路徑和檔案名。

  如果不加/select參數,則系統會用相應的關聯程式打開該檔案。如果[path filename]不跟檔案名就會打開該檔案夾的上級目錄并選中該檔案夾。

  通過對以上explorer.exe的參數分析,我們可能會有個希望就是實作既顯示左邊的檔案樹,又同時右邊也定位到的標明的檔案或檔案夾上面。

那應當是設定為:explorer.exe /e,/select,{0} ,不過這件easyexplore幫你打開的隻是定位在檔案夾上面,而不是相應的檔案上面。

2.

方法二:

eclipse打開目前檔案所在檔案夾的插件

run-->external tools-->external tools configurations...

new 一個 program

location 裡面填 :c:/windows/explorer.exe

arguments 裡面填: ${container_loc}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