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杭州市園文局接到市民反映有飄絮,白色的絮毛在道路兩旁漂浮着。難道杭州的柳絮卷土重來?到底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路邊又現白色絮毛,是飛絮嗎?
市園文局早在去年5月份做了柳樹柳絮抑制工作,從整體來觀測,抑制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今年柳樹的飄絮更少了。

懸鈴木絮毛資料圖
可除了雌株柳樹會産生飛絮,還有什麼樹種呢?在杭州會産生飄絮的樹種隻有三種,懸鈴木、雌株柳樹和楊樹。每年,梧桐飛絮最早開始,一般在3月開始,但今年經過行之有效的控果修剪,懸鈴木飛絮已得到較大的控制,飛絮得以減少。
雌株柳絮資料圖
其次,就是在3-4月左右雌株柳樹的飛絮。可在咱們杭州,柳絮飛絮抑制工作可以說已經很成熟了,從2018年推廣運用至今,柳絮飛絮抑制成功率已高達95%以上,城區裡的“四月飛雪”的場景幾乎見不到了。
最後,就是4-5月登場的楊樹,楊樹和柳樹一樣,戴着絮毛的種子四處尋找繁衍栖身之所,跟着風,也會上演一處白雪紛飛的場景。但不得不提的是,楊樹可是防風的好樹種,在北方地區多有種植,在杭州高速公路、城郊可以見到,但市區裡卻是不多的。在餘杭區,也有一些早年種下的楊樹,有的被用作背景樹在配置,更多的還是被用做在公路兩側的防護林。如果此時你看到了飛絮,應該就是楊絮了。
楊樹既然市區不多見,那朝晖九區潮王支路的白絮毛又是什麼呢?會不會如網傳一般,白色絮毛是會飛的榆四脈綿蚜?
别搞錯了,真相在這裡
經過市園林綠化發展中心專家現場檢視,朝晖九區潮王支路有十二株青桐,但卻沒有楊樹,答案揭曉了,原來那白色的“絮毛”不是楊樹、柳樹的絮毛,而是青桐木虱留下的罪證——白色蠟質分泌物,自然白色絮毛是會飛的榆四脈綿蚜也是不存在的。
朝晖九區青桐木虱現場
園林專家說了,木虱是青桐最主要的蟲害,它的越冬卵一般會在4月底-5月初左右開始孵化,這些所謂的“白色絮毛”實則是木虱蟲害危害青桐留下的證據。市園林綠化發展中心專家說:木虱蟲害在杭州發生的幾率是非常小的,因為青桐在杭州的數量本就不多,全市最多也就兩三百株。而且青桐木虱的防治方法很簡單,用吡蟲啉菊酯類等正常藥物就可以。
那榆四脈綿蚜真的會飛嗎?這拗口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對此,市園文局也在第一時間給出了回應:榆四脈綿蚜是植物界的一種蚜蟲蟲害,類似的棉蚜在杭州主要有樸綿蚜,榆四脈綿蚜(也稱秋四脈綿蚜)等,這類蚜蟲會分泌出一層毛茸茸的分泌物,看起來像是有白毛,但它們的行動能力非常弱,不會遠距離飛行。經過園林部門對全市公共綠地的科學管理,以及對病蟲害的及早預防,杭州很少有綿蚜出現,大量傳播絕不可能,是以大家不必擔心。
關于朝晖九區潮王支路上的青桐雖說是屬地街道進行管理的,但既然木虱蟲害對周圍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那綠化部門還是會用專業和技術解決這一問題。經現場一一點數,潮王支路共有青桐12株。下城區園林綠化發展中心已與市園林綠化發展中心的專家們現場檢視過情況,并制定了施藥治理方案,且就在今天傍晚進行第一次治理。
在此也提醒一下,對飛絮較敏感的市民,如近日如經過城郊、高速公路或者有種植楊樹的地方,也請注意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來源:杭州釋出
值班編輯:ni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