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葉知秋 杭州的“第一片”落葉 是誰?

過了“立秋”後,不知道多少人嚷嚷着,一葉知秋。

說入了秋,一天天涼下來,樹葉們也會慢慢準備起來了,該落葉的落葉,該變色的變色。

眼瞅着,杭州昨天最高氣溫降到了不到30℃,那麼自帶涼意的“第一片”落葉,會是誰?

梧桐。

畢竟有句老話,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

一葉知秋 杭州的“第一片”落葉 是誰?

梧桐報秋自古高貴

前幾百年,南宋的杭州,梧桐的“地位”可高了,人家是有“官職”的——皇宮裡頭,負責報秋!

古書《夢粱錄》,是記載南宋市情風物的著名筆記,裡頭說了,梧桐報秋,相當有儀式感。

到了“立秋”這一天,皇宮裡一早就忙活起來。宮人們把種在盆子裡的梧桐,搬到大殿裡,等“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就高聲上奏:“秋來了!”

随着上奏聲,樹上的梧桐葉,有一兩片應聲而落,那就可以昭告天下,秋天到了!

看到這裡,我經常想,要是梧桐不捧場,一片葉都沒落,那可怎麼辦,太史官豈不是很尴尬?

古代咱說不好,放到現在杭州這樣的天氣裡,估計站在梧桐樹下喊上大半天,一片葉子都不會搭理你呢。

不過,落與不落,靈與不靈,并不影響人家高貴的地位,幾百年下來,它都是“立秋”的代言人。

而且,人家以前更多是種在皇宮裡,仕女都愛梧桐樹蔭下讀書,是一道宮廷風景。

還說它“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你想想,鳳凰在古代是“百鳥之王”,它倆放到一起,說明梧桐在植物界的地位,和鳳凰差不多。

是中國梧桐

不是法國梧桐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準備起身,去一趟南山路、北山街,來一趟梧桐“朝聖之旅”?

呵呵,别搞錯哦。

都叫梧桐,古代拿來報秋的,和北山街上兩邊種的,可不一樣。西湖邊的學名叫懸鈴木,大家習慣叫它法國梧桐。古代種的則是實實在在的中國梧桐,品種完全不一樣。

想見見史上如此高貴的中國梧桐?給你指條明路吧,中河南路。

怕找不到,先找六步橋公交站,繞到背後的中河南路上,路兩面一排是銀杏和桂花,另一排是整整齊齊的中國梧桐,沿路不多不少,一共172棵,都是有些年紀的老樹。

《花鏡》裡是這麼介紹中國梧桐的:“又叫青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淨。四月開花嫩黃,小如棗花。五、六月結子,蒂長三寸許,五稜合成,子綴其上,多者五、六,少者二、三,大如黃豆。”

眼下這個季節,照着這個樣子看,不太好認。還是豐子恺的描述更應季——

“那些團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好像一個大綠幛,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無過于梧桐了。……那豬耳朵一般的東西,重重疊疊地挂着,一直從低枝上挂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意實在太多了。”

真是形象啊。

你去了一比就知道了,中國梧桐是“豬耳朵”一樣的大葉子,法國梧桐就小家子氣多了,手掌大小差不多了。

法國梧桐樹粗壯,容易長歪。人家中國梧桐絕不,像白楊一樣,一棵棵高大挺拔,筆直直地站在路邊,樹皮自我要求也高,不長

節,平滑翠綠,整棵樹從幹到枝,一片蔥郁,“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難怪又給它取名叫“青桐”呢。

兩種梧桐,差别還多着呢。葉子不一樣,花也不一樣。中國梧桐四月裡會開嫩黃小花,小如棗花,這讓開花壓根不像花的法國梧桐很是羨慕。

還有果子。法國梧桐結的是小圓球,圓嘟嘟地躲在葉子裡。中國梧桐的果子像小翅膀,而且是5個小翅膀,等成熟了以後裂開來,又像小艇。就在小翅膀的邊上,長着種子。

中河南路上的中國梧桐,果子已經大剌剌地蹿到葉子前頭了,一眼就看得到。小翅膀上的種子是實心果,很迷你,頂多四五毫米,外頭有一層薄薄的坑坑窪窪的殼。

我在樹下撿了幾個,中河南路停車收費員大姐瞅見了,馬上湊過來,“殼剝剝開,裡頭的小豆子,跟黃豆一樣,好吃的。”

這位大姐說,現在撿的人少了,以前每到了深秋,中國梧桐開始落葉的時候,就有好多老人家,彎着腰,地上仔細地撿,拎回去,仔細剝殼,生吃也行,炒炒吃更香。

中國梧桐

杭州為什麼這麼少

中國梧桐,别說鳳凰喜歡了,倪瓒也喜歡。倪瓒,曉得吧?元末明初畫家、詩人,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并稱“元代四大家”。

他呢,不但畫有名,有潔癖這件事,更有名。他喜歡梧桐,可連“一株青玉立”的梧桐樹他都嫌看着髒,要求仆人,每天用水洗樹,洗得實在太勤了,把梧桐都給活活洗死了。到了明清時期,不知道有多少畫家,畫過“雲林洗桐”。雲林,就是倪瓒。

話說起來,南宋時的杭州,中國梧桐這麼當寶,為啥幾百年後的杭州城裡,反倒不怎麼見得到?

杭州市綠化站,在2010年做過一次統計,整個杭州城的中國梧桐,一共259棵,中河南路是大頭,有172棵,其他就是零零散散了,比如勞動路1棵、将軍路2棵、吳山路1棵、海潮路3棵、孝子坊1棵……

聽上去,怎麼這麼凄慘?

那也是有原因的。一個是病蟲害多,最麻煩的就是青桐木虱,一旦招上,黏糊糊的,飄來飄去。一個是,世界在變,它始終沒變,可它的同行們格外賣力,樹冠、樹形、抗病性、維護等,一個比一個表現好,像它的“後輩”法國梧桐,早都混成世界四大行道樹之一了。

一句話,在行道樹的繁衍換代中,它不幸被淘汰了。

杭州市綠化站說,杭州準備種行道樹的,中國梧桐早已經不在選擇名單上了,以後都不會再新種下去。

是以說,杭州城裡的259棵中國梧桐,可能就是最後的大家族了,以後隻會越來越少。

不知道,很久以後的杭州,要是這259棵都不見了,還有沒有人會記得“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

(都市快報記者 劉雲 攝影 朱丹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