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盲臭蟲又稱小臭蟲,為半翅盲蟲,分布于全國各地,長江流域和黃淮海地區發生嚴重,已成為葡萄、梨樹、桉樹、蘋果、棉花、甜菜、茶葉、煙草、蠶豆、草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蟲,廣泛、危害嚴重,昆蟲已進入危險期, 我們必須注意治療。
危險特性
綠盲氡主要以昆蟲和成蟲刺痛植物幼小器官的汁液為主,主要危害幼小器官如嫩、嫩葉、花、嫩果、幼葉脫落後首先出現小黑斑,随着葉片生長,死斑擴大,葉片出現不規則的洞, 使葉子不完整,皺紋變形,生長點被扼殺,生長點停止生長,嚴重死亡,芽受害,容易幹燥,幼果受害,果實表面首先出現褐色點,随着幼果的生長,形成不均勻的黑褐色斑點,導緻幼果開裂或脫落,嚴重影響幼果的生長和果實的品質。
發生規律
黃淮地區綠盲氡每年出現3~5代,冬季主要産卵于桃樹、石榴、棉花枯枝。翌年4月初,卵将開始孵化,孵化後幼蟲會傷害植物的幼體部分,如果昆蟲非常活躍,成蟲的飛行能力,主要在清晨或傍晚受到危害,如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特别是在春末夏初的第一代嚴重危害。
防控方法
(1)綠盲蟒成蟲的遷徙能力很強,是以做好野外檢查工作,如果蟲害期間應及時防控,可選擇以下藥劑進行防控:20%呋喃甲胺可溶性粉劑2000次液态,或22%氟喹胺懸浮液4000~6000倍等藥用噴霧劑, 4p.m.用于防控,根據蟲害發生程度,7天後可再次噴灑,基本上可以迅速控制危害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