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作者:一萬幀電影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衆号(tens-frames)原創首發。

在我看來,青春期有兩大要緊事:找個喜歡的人,以及跟喜歡的人談戀愛。

之是以這麼想,大概是因為青春期的我一直在忙着學習吧,根本就忽略了那些時候的小美好——如果那時候能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或許現在已經成小孩兒他媽了啊......

打住打住!談戀愛雖好,請不要貪多,并且希望你能在談之前先弄清自己的性取向,這樣以後才比較公平,你好、我好、大家好哦。

愛你,西蒙

love, simon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愛你,西蒙》是一部同志片,說是同志片有一些言過其實。與那些一開始就集中于男男之間愛情發展的純正同志片相比,它像是其中的一股清流,因為,它壓根不以男生們的戀愛發展為主線,更沒有所謂讓人臉紅羞羞的場面。是以,估計會讓大家有點小失望了。

但其實,即便沒有這些因素的加持,這部片子居然也能意外地好看!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西蒙是一位高中在讀的17歲男生,他家境優越,父母恩愛,兄妹關系超好,更關鍵的是,他長相帥氣,是以從小到大,他都是人群當中比較受女孩子喜歡的男生。然而他卻說,自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男孩子,過着跟大家一樣普通的生活。

而深埋在自己心底那個不能向别人道出的秘密,使自己不再normal,也成了慢慢使自己内秀的最終原因——西蒙懷疑自己根本不喜歡女生。

但他很難向别人開口道出這件事,多年來隻好自己守着這個秘密,小心翼翼地行事。一次偶然,學校貼吧突然傳出一則文章,帖主匿名說出了自己不知如何向身邊人道出自己性取向的困惑。這給了西蒙一探究竟的勇氣,實際上,他太需要一個傾訴對象了,而這個叫做“blue”的男孩子,恰恰跟自己處于相同的境遇之内。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兩人互通郵件,并且越發頻繁。西蒙想要在人群當中确定blue的真實身份,blue卻一直對此沒有所謂,覺得有人傾訴、互相支撐就很好,沒必要将這段關系發展到現實生活中來。

但這阻擋不了西蒙。

用盡一切辦法、做過很多猜測之後,西蒙一次次陷入謎團,blue始終沒有露面。

以上是影片除去結尾的大部分内容。小編很喜歡結尾之前的這一大部分,因為它很有意義地切中了青春期的男孩兒女孩兒們的心理:一種對異性的渴望,自我意識尤其是性取向的認知和覺醒。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我們可能都有從身邊人的口述中聽到某某某因突然發現男(女)朋友真實性取向而遭到傷害的經曆,在一邊為這位朋友憤憤不平的同時,一邊又默默在心裡為自己敲響着警鐘。

實際上,很多性取向小衆的男生女生在真正弄清這一問題時,都是在摸索和試探中前進的。

的确,在他們自己還未搞明白自己到底是喜歡同性還是異性時就跟别人談起戀愛,企圖通過這種辦法确定下來自己的取向,這無疑是讓人嗤之以鼻的;但也有人是在談起戀愛時發現自己對對方沒有任何生理反應時,才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基因來。

以上第2種情況不在少數,但小編相信,對性的好奇和探索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啟了的,幾乎不存在之前從沒懷疑過、談戀愛的某一天才開始懷疑的情況。

這麼一對比,西蒙的品質還算不錯。每當女生對自己示好時,他都唯恐避之不及地躲開,正是因為自己的确天生對女人的愛慕有某種恐懼感才會讓他如條件反射似的避開女人的感情。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愛你,西蒙》在同志片中開創了一個很好的範例,即就算不去追蹤男人們如何一步步确定戀愛關系及情感高潮,也能把這一類型做得很好看。尤其是《愛你,西蒙》将這一類型片的故事背景搬到了高中校園,一個很容易懷疑和發現自己真實性取向的年齡階段和大環境。

片子裡沒有大的尺度戲,我們能感受到劇組人員是在集中對青春期孩子們的困惑做疏導工作。這才是影片最大的賣點和最值得肯定的地方,而非一味依靠肉體博得關注度。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但是不得不說,《愛你,西蒙》還是爛尾了。小編之前說過,blue始終不願意對西蒙公開自己的身份,但西蒙始終對此念念不忘,終于誘使blue現身,兩人在浪漫的摩天輪燈光下再三親吻,并随後用了很長的篇幅交代了兩人和周圍朋友的相處過程。

大概是為了弘揚和輸送一種正确的價值觀吧,即我們要充分尊重那些性取向小衆的人,不要把他們當作嘲諷的對象。

《愛你,西蒙》: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同志片,竟意外得好看!

但其實,這種價值導向在今天看來已經過時,這一點也隻好成為一種無意義的重複。但是就憑《愛你,西蒙》将青春期孩子們對自身性取向的探索和追問作為重點進行讨論的做法,就已經讓人欣慰。

應當說,幫助孩子們早些确定這一點是一個充滿善意的舉動。每個人都有面對真實自己的權力和自由,旁觀者沒有理由剝奪這一選擇的權力。

我們能做的,最好不過了解和尊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