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作者:鏡鑒青年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逗叔

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呱呱墜地。

看得出來,費曼對自己的名字非常滿意,長大後有什麼新發明新理論,總喜歡冠上自己的名字,什麼費曼圖、費曼規則、費曼路徑積分……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他被人們稱為“老師的老師”,足見其在教育方面是相當牛逼的。

那麼問題來了,是誰教育好他的呢?這得從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說開去。

1

費曼家對教育是非常重視滴,尤其是費曼的父親麥爾維爾·阿瑟·費曼。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親麥爾維爾在小費曼還坐在幼兒高腳椅上的時候,就買了一套白色加藍色的瓷磚。

難道老爸想讓小費曼裝修浴室?雇傭童工可是非法滴喲!有了兒童法的保護,麥爾維爾也不敢胡來,他隻是用瓷磚給孩子玩遊戲。

老父親寓教于樂,将瓷磚擺出各種組合,教小費曼認形狀,時不時地放點調味品:教一點簡單的算術原理。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小費曼對老父親的那股”算術味”很熟悉,熟悉的配方,父親的味道……長大後自然不會排斥數學啦。

費曼再大一點,磁磚也玩膩了,老父親就帶着他去博物館,那裡好玩的東西多啊。

老父親給他念《不列颠百科全書》,讀完後再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給小費曼聽。逗叔估計,費曼後來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多半是遺傳父親的基因。

費曼對那段美好的時光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回味無窮:“沒有壓力,隻有可愛的、有趣的讨論。”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費曼是幸運的,早年沒有接觸填鴨式的教育,而是得到了父親的啟發式教育。老父親經常問小費曼問題,為了讓老父親臣服,小費曼學會了自己翻書去解決問題。換言之,也就是擁有了自學的能力。

費曼從小和父親的感情非常好,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946年10月,父親麥爾維爾因中風去世,一度使費曼陷入憂郁中。

那段時間對費曼的打擊還是蠻大的。就在前一年,他的一生摯愛艾琳·格林鮑姆因病情惡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2

艾琳和費曼屬于早戀,高中時期就談上了。約會六年後,天性幽默的兩個人正式訂婚。

後來,當費曼在普林斯頓大學深造時,艾琳得了結核病。一往情深的費曼沒有撕毀婚約,而是不顧父母反對,選擇了和艾琳成婚。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1942年6月29日,費曼在轎車中擺了一張床,送艾琳上醫院。就在去醫院的路上,一位治安官主持了他們的結婚儀式。

從結婚到去世,艾琳一直在醫院休養。那時的費曼已經參加了曼哈頓計劃的研究工作,但他還是抽出時間來盡力照顧艾琳。

第二年春,費曼的工作地點轉移到洛斯阿拉莫斯的實驗室,他不放心艾琳。後來,項目主持人羅伯特·奧本海默為了讓費曼安心工作,在附近找了家醫院安置艾琳。這樣,每到周末,費曼就可以和艾琳待在一起了。其它日子,則通過鴻雁傳書,一解相思之苦。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由于費曼所從事的是高度機密工作,為了避過安全人員的檢查,兩人為自己的書信專門設計了一套密碼。如此這般,那些讓人羞羞的情話就不會外洩啦。

随着二戰的白熱化,費曼的工作越來越忙了。艾琳常會看着費曼瘦削的臉,心疼地問他:“親愛的,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在做什麼工作?”費曼卻老是擺出一套“打死我也不說”的架勢。

3

1945年7月16日清晨,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爆炸,形成蘑菇雲。

費曼喃喃自語道:“親愛的,現在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秘密了……”想到此時的艾琳已經不在人世,費曼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半個月後,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再次升起了蘑菇雲。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戰争陰影,痛失親人,這一切都讓費曼難以快樂起來。想起愛琳以前“要求”他學習繪畫、欣賞音樂,他就開始學習繪畫。一不小心,成了繪畫高手。

費曼還像從前那樣給愛琳寫信,用他們的加密文字。唯一不同的是,在信的結尾,他會加上一句:“親愛的,請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信,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新址。”

天才實體學家費曼與妻子艾琳,永不消失的羅曼蒂克

随着時間推移,心裡的傷口慢慢愈合,費曼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榮獲諾貝爾實體學獎。

參考資料:《别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傳》 《費曼手劄:不休止的鼓聲》 《費恩曼實體學講義》等。

羅伊·格勞伯:實體界的掃地僧

談談十七世紀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那些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