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管理層大換血後的第一份“流血”的成績單中,蘇甯易購坦承,這家公司來到了“30年發展曆程中最艱難的時期”。
10月29日晚,蘇甯易購釋出三季度财報:營收同比下降64.82%至219.68億元,為蘇甯自2012年以來最低單季度收入;淨利潤-41.16億元,同比減少676.73%。第三季度虧損額與2020年全年虧損額42.75億元十分接近,達到上市十七年以來的第二高。(另見雪豹财經社此前報道《蘇甯易購迎來“最艱難時期”》)
正如财報所說,蘇甯易購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7月12日,蘇甯創始人張近東将近一半的股份轉讓給江蘇國資和産業資本,失去蘇甯易購實控人位置。新管理層上任,宣稱“力争在今年年底走出至暗時刻”,但各種利空消息紛至沓來。今年以來,蘇甯易購股價跌超40%,三季度股價更是一路下行。
易主換帥之後,蘇甯易購能否走出至暗時刻?
▌深陷缺錢窘境
2020年下半年起,債券到期、現金流吃緊等一系列财務問題,一直困擾着蘇甯易購。
财報顯示,2020年,蘇甯易購營收同比下降6.29%至2522.96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143.43%至-42.75億元,扣非淨利潤為-68億元,同比下降19.19%。這已是蘇甯易購連續第七年出現扣非淨虧損。
為了實作增長,蘇甯易購頻繁出手對外投資,試圖靠砸錢實作多元化經營。
2015年至2019年,蘇甯易購投資收購标的涉及百貨、體育、文娛等各類業務,僅上市公司披露的對外投資額就超過700億元。
然而,蘇甯易購的很多投資并不賺錢。以投資恒大為例,2020年下半年,延宕4年的恒大借殼深深房a股上市計劃告吹,這意味着蘇甯向恒大投入的200億元可轉債無法收回。
一邊是零售主業持續虧損,一邊是多元化經營占用大量資金,蘇甯易購背負了高額債務。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蘇甯易購短期借款高達237.5億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76.7億元,流動負債合計1246億元。同期,蘇甯易購賬上僅有258.9億元貨币資金,流動資産為1074億元。
為了還債,2020年底以來,蘇甯四處籌錢,包括将上市公司體系内的雲網萬店、物流、零售雲單獨拿出來融資,通過江蘇國資基金進行短期貸款,計劃賣掉部分用作員工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房産等。
2021年2月25日,蘇甯易購一份停牌公告稱,持股20.96%的控股股東張近東拟轉讓至少五分之一的股份。蘇甯易購缺錢的窘境,被徹底揭開。
截至2021年7月12日出售股權之前,張近東持有的19.52億股蘇甯易購股票中,14.12億股已被質押,5.40億股已被司法當機。蘇甯控股集團(張近東掌控)持有的3.71億股(占比3.98%)也被盡數質押。
當股權質押已經無法有效融資,出售股權、處置資産,成了蘇甯易購不得不走的最後一步棋。
▌告别張近東時代
與深圳國資簽訂的股份轉讓協定“泡湯”後,蘇甯易購選擇了江蘇國資作為“白衣騎士”。
7月12日,蘇甯易購釋出公告稱,截至7月9日,公司16.96%的股份已轉讓給江蘇國資牽頭成立的“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股份轉讓完成後,張近東失去蘇甯易購實際控制人身份,他本人及其控制下的蘇甯控股、蘇甯電器,持有股份從35.62%降至20.35%。第二大股東淘寶中國持股比例不變,仍為19.99%;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夥)和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有限合夥),分别持股16.96%和5.59%。蘇甯易購将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7月29日下午,蘇甯控股股東大會通過了改選董事議案。
蘇甯系的張近東之子張康陽、蘇甯易購總裁任峻,阿裡系的黃明端、劉鵬被提名為董事。黃明端被任命為新董事長,蘇甯易購告别張近東時代。
黃明端是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的創始人,2018年将公司出售給阿裡巴巴。在中國零售業,黃明端有“陸戰之王”之稱。高鑫旗下擁有歐尚和大潤發兩大品牌,共490家門店,2020年銷售額1060億元,在連鎖超市中排名第一。
黃明端出任董事長,蘇甯易購重振零售主業的意圖明顯。通過管理層大換血引入阿裡力量,則是為了借助阿裡的流量。
蘇甯易購從線下家電賣場起家,但近年來轉型電商之路并不順利。國美衰落後,從3c起步的電商平台京東成為蘇甯易購的勁敵。到2015年,京東的收入已大幅超越蘇甯易購。
蘇甯易購和阿裡選擇了與結盟,以對抗京東。2016年二季度,阿裡投資283億元,成為蘇甯易購第二大股東,蘇甯易購則以140億元認購阿裡股份。在阿裡的流量支援下,蘇甯易購天貓旗艦店迅速成為“雙十一”單店銷售龍頭,阿裡則借此提升了在家電電商領域的市場佔有率。
然而,管理層大換血,并不意味着蘇甯易購能就此走出“最困難的時期”。
出售股權所得的88億元,與蘇甯易購背負的巨額債務相比,隻是杯水車薪。綁定阿裡以擷取天貓的流量扶持,過去幾年已初見成效,短期内不太可能再度快速增長;黃明端提出的“做好零售服務商、做強供應鍊、做優經營品質”三大戰略,想要實作也絕非一時之功。
過去數年持續虧損的蘇甯易購想要快速止損、恢複元氣,并非易事。
▌回歸零售主業
早在黃明端接任蘇甯易購董事長之前,蘇甯就已經在努力收縮多元化投資版圖、剝離不賺錢的邊緣業務。畢竟,急需現金還債的蘇甯易購,還需要維持零售供應鍊的正常運轉,給數十萬員工發工資。
2020年12月,張近東在蘇甯成立30周年大會上表示,“隻要不在零售賽道、脫離商品和使用者的,都要大膽調整,該砍的砍、該轉的轉。”
首先被砍的是體育闆塊。
今年2月底,已欠薪多月的蘇甯控股江蘇足球俱樂部宣布停止營運,這距其拿下中超冠軍還不到4個月。一季度,蘇甯旗下的pp體育因拖欠版權費無法續播中超,蘇甯曾斥巨資拿下的世界頂級足球賽事版權也紛紛面臨重新談判或轉手。
同樣是從今年2月開始,蘇甯尋求以7.5億歐元的價格賣掉百年意甲勁旅國際米蘭。意大利媒體“il sole 24 ore”8月報道稱,蘇甯已經在出售隊内的球星套現。
體育業務是特别燒錢的闆塊,蘇甯急于将燙手山芋脫手。投入數百億資金到pp體育和足球俱樂部,蘇甯原本希望靠頂級賽事版權變現,同時導流到蘇甯易購零售平台。但國内使用者尚未養成付費習慣,賽事轉播的導流效果也極為有限。
除了體育闆塊,蘇甯其他不賺錢或與零售主業關聯度不高的投資業務,在缺錢的當下,也亟需回流資金。
财報顯示,2015-2019年,蘇甯易購總投資額716億元,截至2019年底尚有長期股權投資約403億元。其中包括22億元收購pptv、42億元收購天天快遞、40億元投資中國聯通、95億元入股萬達商業、98億元合資恒甯商業、34億元投資華泰證券、27億元收購萬達百貨、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等。
此外,構築起蘇甯系投資版圖的還有蘇甯文創、蘇甯投資、蘇甯金融等。其中,主營影視業務的蘇甯文創或因經營困難,現已停止運轉。
隻不過,處置資産需要時間,從多元化經營回歸零售主業,更是前路多艱。
“流螢提燈引路,身後萬馬千軍。”2020年12月,張近東在蘇甯30周年慶典上如是說。已入而立之年的蘇甯一路走來,在“前電商時代”擊敗了國美,在電商時代經曆了痛苦的轉型。如今,在阿裡、京東、拼多多等巨頭環伺中,主業不振、債務纏身的蘇甯,會面臨出局的風險嗎?
畢竟,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世界,掉隊和出局往往隻有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