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中等體型的鹡鸰,體長16~20厘米。上體灰色,頭部具一白色眉紋,雄性夏季颏黑色,冬季白色,雌性颏四季均為白色。腰和尾上覆羽黃色。尾較長,中央尾羽黑色,羽緣黃色,外側尾羽白色。翼上覆羽黑色,具白色翼斑。外形、大小和黃鹡鸰類似,但背為灰色,翅上覆羽黑白色。眼、嘴均為黑色,腳粉紅色。
生活習性栖息于山區和平原的溪谷、河流、湖泊及附近的草地、林地、田地、道路等,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常栖于水中或水邊的岩石、樹木、電線杆和屋頂等突出物上,尾不斷上下擺動,飛行呈波浪狀,邊飛邊發出鳴聲。以昆蟲為食,常在地面奔走捕蟲,偶爾飛捕。繁殖期4~7月,常營巢于石縫、牆洞、樹洞等縫隙裡。較常見的夏候鳥或旅鳥。在泰山中山、低山帶至汶河流域的水域及附近廣泛分布。
保護狀況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 鸫科——虎斑地鸫
▶ 鸫科——灰背鸫
▶ 鸫科——白眉地鸫
▶ 鸫科——橙頭地鸫
▶ 鸫科——烏鸫
▶ 鸫科——褐頭鸫
▶ 鸫科——白眉鸫
▶ 鸫科——白腹鸫
▶ 鸫科——赤頸鸫
▶ 鸫科——紅尾斑鸫
▶ 鸫科——斑鸫
▶鹟科——紅尾歌鷗鸲
▶鹟科——藍歌鸲
▶鹟科——紅喉歌鸲
▶鹟科——藍喉歌鸲
▶鹟科——白腹短翅鸲
▶鹟科——紅脅藍尾鸲
▶鹟科——北紅尾鸲
▶鹟科——紅尾水鸲
▶鹟科——白頂溪鸲
▶鹟科——紫嘯鸫
▶鹟科——黑喉石䳭
▶鹟科——藍矶鸫
▶鹟科——白喉矶鸫
▶鹟科——北灰鹟
▶鹟科——灰紋鹟
▶鹟科——烏 鹟
▶鹟科——白眉姬鹟
▶鹟科——綠背姬鹟
▶鹟科——鸲姬鹟
▶鹟科——紅喉姬鹟
▶鹟科——白腹藍鹟
▶鹟科——銅藍鹟
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編輯:劉蓓
*版權聲明:圖檔及文字為攝影師和本平台所有,如需轉載請背景聯系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