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蠟螟,俗稱巢蟲, 屬鱗翅目,螟蛾科。

據法新社24日報道,西班牙坎塔夫裡亞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學院的生物學家費德麗卡·貝爾托基尼偶然在家中獲此發現。
愛好養蜂的她在清理蜂巢時,用塑膠袋把在其中偷吃蜂蠟的蟲子裝在一起,沒想到“過了一會兒,我看見袋子上全是洞,蟲子到處爬”。
經過研究發現,大蠟螟可以消化分解聚乙烯,目前正根據這個現象去開發分解聚乙烯塑膠的活性分解劑。
而對于養蜂人而言,大蠟螟是一大害蟲,因為它的天然食物是蜜蜂的房子材料——蜂蠟。
它們對中蜂危害特别嚴重。大蠟螟隻在幼蟲 期取食巢脾,危害蜂群封蓋子,經常造成蜂群内 的“白頭蛹”,被工蜂清理掉,即使勉強羽化的 幼蜂也會因房底的絲線困在巢房内。
大蠟螟蟲害,常發生在30度到35度的環境,研究表明大蠟螟不适應蜜蜂新造的巢房,是以舊巢脾要及時更換掉,同時群勢弱的蜂群,因為抵禦能力差,容易遭到入侵。
①維持強群:強群、抽出多餘巢脾密叢集勢 ②清理巢箱:蠟屑;巢蟲卵塊、幼蟲和蛹 ③利用新脾 ④及時撲打成蛾
(1)實體防治:将蜂具或蜂産品(如巢蜜)
進行冷凍處理,在-6.7℃冷凍4.5h、-12.2℃ 下3h或-15℃下2h處理,可殺死各期大蠟螟。
此外,采取水泡脾、水浸蜂箱、框耳阻隔器等方法,也可減輕巢蟲的危害
(2)化學防治
藥劑治療主要針對貯存的巢脾,蜂群内 的藥劑防治則相當困難。用36mg/l氧化乙烯 對巢脾熏蒸1.5h,或用 0.02mg/l二溴乙烯熏 蒸24h,可殺滅各期大蠟螟。此外,熏殺蠟螟 常用的藥物還有二硫化碳、冰醋酸、硫磺 (二氧化硫)、氰化鈣、澳甲烷及對二氯苯。
(3)生物防治
大蠟螟的生物防治最有希望是蘇雲金芽孢杆菌 的使用。用蘇雲金杆菌噴灑蜂群或浸漬巢礎 可以防治大蠟螟。據研究,這種杆菌及其毒 素對處理過的蜂群無任何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