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司小百科』
すし 壽司
壽司是在飯裡放醋做主材料的日本料理,和其他日本料理一樣,色彩非常鮮明。制作時,把新鮮的海膽黃,鮑魚,牡丹蝦,鲑魚籽,鳕魚魚白,鮪魚,三文魚等海鮮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飯團上,一揉一捏之後再抹上鮮綠的芥末醬,最後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盤中……
細分的話,壽司的食材種類估計有200-300種,今天的介紹就是要講一講壽司中常用的食材,也可以給大家去壽司店做一些參考。
魚皮有光澤的魚類
- 品 類 -
壽司中會稱其為青物或者光物,大多指近海的小型魚類,基本上魚背呈青黑色,魚腹為銀白色或白色。魚肉含dha較高,吃不習慣會覺得有腥味,但其實别有風味。代表魚類是青花魚,秋刀魚等。
醋腌青花魚
青花魚屬于赤身魚,肉質柔軟多脂。生食亦可,但是醋腌之後甘甜的口感更佳。醋腌青花魚在壽司中應該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第一名,價錢公道,味道也過得去,而且淡淡的醋味有促進食欲的功效。
正如“秋之青花魚”“寒青花魚”等固有名稱所表達的那樣,青花魚在秋冬季開始上膘,而大分縣佐賀關産的關青花、愛媛縣佐田岬産的岬青花是青花魚中的上上之選。
秋刀魚
秋刀魚的後背呈青黑色,腹部呈銀色,屬于典型的青魚。
稍稍浸泡腌制的秋刀魚味道恰到好處,肉質爽滑,有淡淡的清香,脂肪豐富鮮嫩。
斑鰶
斑鰶身體柔軟,移動迅速,在新鮮的狀态下用醋和鹽來腌制的。腌制斑鰶時必須要保持清爽柔嫩的口感,大家在吃的時候可以感受到。
白肉魚
白身魚的運動量較小,在水中不會長距離遊動,肉質細嫩,一般深海魚中白身魚的比例較大。代表魚類是三文魚,鲷魚等。三文魚雖然肉質呈粉紅色或橙色,但實際上血液和肌肉的成分與赤身魚有明顯差別,是以仍然算是白身魚。(三文魚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這裡就不多做描述了)
真鲷
鲷魚一直深受日本人的喜愛,是逢佳節必備的珍品。自古以來,在日本提到魚,首先要提的便是鲷魚。
鮮豔的淡紅色皮膚上散布着青色的斑點,外觀美觀精緻。鲷魚屬于肉質緊實而又沒有怪味的白肉魚,有着“魚中之王”的稱号。
鲽魚
在日本的周邊地區,至少生存着40中鲽魚,而且全部可以食用。是夏季特别有代表性的一種白肉魚。鲽魚肉質柔軟,但是口感卻不錯,嚼起來很爽脆,魚肉本身的甜味也非常美妙。星鲽是屬于鲽魚中“味道最鮮美”的品種,撒鹽或者淋上檸檬汁食用最佳。
喉黑
魚身呈漂亮的朱紅色,魚肉呈淡紅色,喉黑在某些地方是足以代替鲷魚的一種進階魚。柔軟的魚肉入口即化,飽含的油脂和甘甜味道充滿整個口腔。
鲈魚
鲈魚的魚肉充滿彈性,但質地卻非常的柔軟。味道中暗藏了淡淡的甘甜,沒有任何的異味、臭味。鲈魚肉質細膩,富含營養,十分适合用來做營養補給。
魳魚
魳魚屬于典型的沿岸環遊形魚,自春季到初夏,為了尋求餌食沿着日本列島北上,自秋季至冬季則為了越冬和産卵南下。
呈珍珠色的魳魚肉中泛起油光,緊實甘甜的味道,口感也要超出外觀帶來的想象。淡紅色的魚肉中隐約透着一點兒甘甜,又略帶着一點點腥味,算是一點小缺陷,但是對喜愛的人來說,也不是問題。
紅肉魚
赤身魚顧名思義,魚肉呈紅色或褐色,普遍屬于回遊魚。這種魚類一般生活在淺海區域或者海面附近,在海中的運動量相當大,是以體内的肌肉組織發達,血液含氧量豐富,使得魚肉呈現紅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鮪魚了。
鮪魚/鲔魚
以時速100km的速度遨遊于茫茫大海中的鮪魚,是立于外海食物鍊頂點的王者。
口感極為鮮美的,通常也稱為鲔魚。每個部位的口感都不大一樣。
紅身(紅肉):透明而又豐滿的紅肉中包含了頂級黑鮪魚特有的一種酸味,味道極佳。
中肥(脂肪适中):一半是紅肉(瘦肉),一般是肥肉。柔和而又複雜的味道,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還沒咬就已經融化在口中,與壽司米飯混合到一起,向舌尖傳遞一種優雅的甘甜味道。
大肥(脂肪豐厚):看起來就仿佛是a5級的肥牛肉片。粉紅色的魚肉上間歇出現的白色條紋,這樣的鮪魚被人稱為“蛇腹”,保持魚肉的造型不被破壞,小心翼翼的握成的壽司,吃的時候也要格外小心才行。
邊肥:每一隻鮪魚隻能從左、右兩個部位上提取出邊肥,也就是傳說中的“霜降肉”(紅白相間、肥瘦合一的肉)與大肥相比,邊肥中的白色脂肪部分更加細密,口感更加柔軟,肉本身的甘甜和魚脂的平衡無與倫比。
蔥腩:用蔥花和鮪魚碎肉做成的魚糜,帶有蔥香和魚腩的香氣,味道不輸給鮪魚中腩。
如果到壽司店點鮪魚,首先想到的是黑鮪魚,美味無比是黑鮪魚被稱為“鮪魚之王”。同樣一條鮪魚的話,一般腹部以上的價格最為昂貴,下背部價格最為低廉。
墨魚·章魚類
墨魚
墨魚也稱為烏賊,分布範圍非常廣,因形态不一,也有諸多品類和叫法,有紅墨魚、白墨魚、墨墨魚、新墨魚和礁墨魚,無論是什麼品類的,肉本身的透明質感都是無與倫比的,沿着纖維方向入刀加工,可以降低肉本身的堅硬程度,提高甘甜的口味。可以通過鹽來襯托本身的味道。
新墨魚也稱為墨魚仔,身體部分小巧輕薄,淡淡的甘甜味來給人十分鮮嫩的感受,充滿彈性的口感加上清爽的海腥味,與其外表一樣惹人喜愛。
螢鱿
螢鱿是産于富山灣的小墨鬥魚。身體表面有發光器。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就像螢火蟲那樣發出藍白色的光,由此而得名。
螢鱿的吃法有很多種,包括生魚片、鹹烹、拌醋醬、即食醬油腌、涮鍋等等。生吃的時候,在做生魚片之前,要先冷凍一下。另外,曬過一夜的螢鱿,稍微用火烤一下,可烤出内髒的醇美味道,略帶一絲苦味,是上好的佐酒佳肴。
章魚
純白色的章魚肉質地柔軟,每咬一口甜味便增加一分。透明柔軟的膠質,看起來就像是一塊完整的膠原蛋白一般。
美 味 的,壽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