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對七元保姆作出二千公裡冠軍鴿

一對七元保姆作出二千公裡冠軍鴿

成都名鴿 海拉爾冠軍

本文是一篇97後的文章,雖然感覺離現在有些遙遠,更偏向情懷,實際參考價值并不高,但相比現在也能反映我們在引種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時下引種我們大多一味向外求索,但其實也有不少好鴿就在本地埋沒。

對于這類文章無論大家喜歡與否都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我也好“看碟下菜”,正文如下:

請打開地圖看,從哈密到重慶,空距2000公裡。其間橫着南湖戈壁和哈順沙漠,有玉門雄關和祁連高峰擋道,跨過秦嶺之後,進入四川盆地,還要穿過濕雲濃霧,才能到達“霧都”重慶。

重慶王守民飼養的信鴿“獨苗”,經過28天翺翔,卻順此路線勝利返巢了,為此,我們走訪了32歲的鴿主王守民同志。

王守民說:“獨苗”不是名将之後,它沒有顯赫的家史。它的父母是我從鴿市上買來的“褓姆”鴿。

父鴿紫桃花眼砂,體型中大,中雨點;母鴿雞黃眼,黑雨點,體型中等。這兩隻鴿子都帶着“重慶”腳環,當然是“重慶籍貫”羅,是以“獨苗”就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信鴿了!

王守民自1988年開始養鴿以後,學了鴿友們的許多鴿經,又到沙坪壩一位“名家”那裡買過“良種”鴿蛋。無奈他買的“良種鴿蛋”并沒有孵化出良種信鴿,辛辛苦苦抱了10來隻小鴿子,在第二年訓放時,放到第二站廣元,就丢得一幹二淨。

他苦苦思索總結,得出一個結論,既要虛心學習他人的經驗,也要走自己的道路。王守民經過長時間觀察後,決定把“獨苗”的父母,由“褓姆”升格為“種鴿”。

王守民說:“我選配是有根據的。”“獨苗”父母鴿眼砂通透鮮豔,幹老堅紮,光亮度高,“活動”度好;雄鴿眼砂中粗,雌鴿細絨,立體感強,兩鴿翅展大,毛片緊薄,身體強壯,母鴿的缺點是滿眼砂,但是雄鴿底闆(眼志)寬,金砂雜交,如果鴿兒朝(象)公子,我認為可以走路。“獨苗”就朝老公子。”

王守民詳細介紹了“獨苗”的特點和訓練過程。這羽信鴿有很強的适應環境的能力,性格孤僻,喜歡外遊。

飛餓了就獨個兒去找野食吃,在外面總是要耽得很久。回“家”來,就獨自蹲在鴿舍裡,小王認定“獨苗”善飛,會野外生活,不暴躁,善于克服困難。

雖然它出生“微賤”,是“褓姆”的兒子,是小王上籠的10隻鴿子裡最沒有根基的一隻,但小王對它卻十分信賴。

4月初“獨苗”參加了沙坪壩區鴿會的訓放,第一站是會川縣,隻有60公裡,誰知“獨苗”卻飛了半個月,有的鴿友就進言,“不要再放了,不如吃掉還化得來點。”

小王提起“獨苗”審視,見它腳上有泥,嗉囊裡有食,身上腰肥肉厚。小王認為這恰說明“獨苗”适應性強,它根本沒把這一站放在心上,它是在外面貪耍。因為當時小麥已熟,野外好吃的東西多得很。

這時放第二站南充已經出發了,小王就叫“獨苗”跳站,直放第三站廣元840公裡。“獨苗”飛了4天歸巢,這時眼睛更亮更油了。

放陝西鳳縣500公裡,“獨苗”又疲疲沓沓,飛了一個星期。但是它的膘還是那麼厚。看它的眼,依舊那麼豔,不同的是開始發情,追逐母鴿子了,并且愛同公鴿子打架,一天到晚,轉着圈兒唱着“瓦一瓦古噜古”的情歌。

自訓到500公裡歸巢,“獨苗”是越來越快,越飛越壯。在這個時候小王更加堅定了,決心要把“獨苗”放到底。小王捧着“獨苗”說:“征服哈密,你要為山城争光啊!”

小王說:“獨苗”性子疲沓,是因為它是一個“單生漢”,無牽無挂,太“自由”了,是以要給它拴上一根愛情的繩子,要使它戀巢。

為了增強“獨苗”的戀巢性,鴿主為它物色了一羽黑麻(黑雨點)“姑娘”鴿給它作伴侶。這兩隻鴿子一見鐘情,馬上結婚。

這麼,過了兩天,鴿主強行隔離了這對新婚夫妻,讓他們獨居。雖能相見,不能相近。臨到放800公裡蘭州上籠時,才讓他們又親親熱熱聚一回。

果然,這隻當時隻有十月齡的幼鴿“獨苗”用時4天就從蘭州歸來了。歸來,不吃也不喝,隻是鼓起喉嚨,扯長聲“嗚—嗚—”呼喚妻子。喚不出妻子就啄打其他鴿子出氣,直到主人放出它的“愛妻”,這才歸于平和。

從此,“獨苗”改變了它的疲沓性格。此後它以28天征服哈密2000公裡,歸巢後已經很累了!還是扯起嘶啞的喉嚨在鴿棚裡呼喚雌鴿不止,一見自己的配偶馬上圍着它轉圈子跳舞,有節奏地唱着“瓦——瓦咕噜咕……。

“獨苗”從蘭州歸巢後,王守民特地把它帶到石橋鋪鴿市去,“獨苗”的父母就是從這個市場買來的。

有的看了這羽神态不凡的鴿子,慷慨地以200元高價來收買。有人勸他:“賣吧,王守民,老鴿子還在,又抱鴿兒嘛!”

小王白了這人一眼,說道:“我喂鴿子是要放出成績的,現在才放到蘭州,離哈密還遠,我要征服哈密,為重慶争光!”一些好心人也說:“放到蘭州夠啦,放丢了,一分錢得不到。”

王守民說:“放鴿子是有丢有回,我的鴿子丢在比賽的征途上,這是正常的。就像打仗有犧牲一樣。要是怕丢怕犧牲,我永遠也不能征服哈密”。

有人說:“重慶那麼多人喂鴿子,比你有名得多,鴿子比你有根基,你這個鴿子到是賣了花得來。”

王守民很有把握地說:“我的鴿子未必不是勝利者,我到要放到底。”果然,王守民說中了,“獨苗”的确是優勝者,它從哈密帶譽歸來了。

不過“獨苗”歸巢的消息傳開後,有人出更高的價碼來買這超遠端冠軍鴿,但是小王還是不賣,“沖出亞洲,飛向世界,為祖國争光”的目标在招喚他!他要在這系鴿子的基礎上,培育出具有更高速度的超遠端信鴿。

王守民說:“我覺得重慶有好鴿子。”他見我用詢問的目光看他,便說:“我花七塊錢買的一副‘抱匠’(即褓姆)鴿子,就抱出了這隻‘獨苗’,證明這對老鴿子有卓越素質。

老鴿子腳圈是重慶的,這對鴿起碼在重慶有幾代了,我拿來用了,還出了成績,不然還不是不曉得。”

我們兩個采訪者幾乎同時說:“這個問題提得好。”重慶有悠久的養鴿曆史,許多鴿友長期馴化培育了許多良種信鴿,有些是因為出得太好,好到不忍心拿去競翔,它的飛翔才幹沒能得到發揮,有些又由于貌不驚人,鴿主不惜使用,直至老死鴿舍。

“獨苗”的成績絕不止是創造了重慶信鴿史上的超遠端新紀錄,它現在是重慶飛得最遠又飛得最快的鴿子,它以自己出色的翔績證明:山城重慶也有千裡鴿,有超遠端鴿。

end

文|李協邦

[狗頭]感謝閱讀!如喜歡本号可添加關注,鼓勵請點贊+評論,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一對七元保姆作出二千公裡冠軍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