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野草叫開金鎖,每斤30多,農民用它喂豬,現已是二級保護植物

在農村的房前屋後的空地上,常常能長出一些野生植物來。前不久,去鄰村同學家,因為很久沒去了,是以酒足飯飽之後,在房前屋後瞎溜達,話題就不知道怎麼轉移到了野草上。畢竟剛過了夏季,野草也還是比較旺盛,加上近期雨水很足,這草的長勢都快一米了。我笑道“你也不知道拔拔草,這麼高了”。同學則說,拔了還要長,多費勁,最近天熱,懶得動彈,等再過一個月,天氣涼了,自然它們就沒了。

這野草叫開金鎖,每斤30多,農民用它喂豬,現已是二級保護植物

說着說着,走到了他家房後開墾的一片小菜園,因為剛下了雨,這裡還挺濕。每年春天,同學的母親都要開始在這裡種許多蔬菜,這裡也是他家沒有雜草的地方,估計也是同學老媽的功勞。就在這裡,我認識了一種以前從沒見過的植物,或者說是一種被種植的野草,它和荞麥很像,但長得又不一樣。同學說這個叫野荞麥,是她母親種植的,可以泡茶喝的。以前漫山遍野都是,尤其是濕潤的地方最多,可現在已經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了。

這野草叫開金鎖,每斤30多,農民用它喂豬,現已是二級保護植物

野荞麥,或許喜歡喝茶的朋友都知道,有甜荞麥、苦荞麥之分,其中甜荞麥很好吃,葉片能炒菜吃,莖幹可以編成草帽,甚至可以喂牛。磨成粉之後的荞面,能做面條。而苦荞麥則和它名字一樣,味道苦,蒸饅頭時候一般和紅糖一起蒸,不然會因為味道太苦吃不下去。現在喝茶的荞麥,主要是甜荞麥,也叫甜荞茶。

這野草叫開金鎖,每斤30多,農民用它喂豬,現已是二級保護植物

除了這兩種外,還有就是野荞麥了。野荞麥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在大涼山地區叫苦荞藤,而在泸州叫做野藍荞,在重慶叫荞麥當歸。現在中藥鋪子裡就有賣野荞麥根的,中藥名叫開金鎖,大概每斤30元左右。除了根部做中藥材,多數的野荞麥就沒這麼好運了,也因為野荞麥生在水溝邊,農民多是用來喂豬。有好奇心重的農民拿野荞麥炒菜吃,吃過後反應口麻,味道不宜食用。

這野草叫開金鎖,每斤30多,農民用它喂豬,現已是二級保護植物

同學介紹他家的野荞麥,在天氣熱的夏天時候,摘嫩莖葉清炒或者煮湯,很好吃。并且說自己家的這棵野荞麥已經養了有幾年了,年年摘葉吃,卻年年在長大。他還試過涼拌野荞麥,做法是采新鮮的莖葉在熱水裡燙一次,撈出晾涼後,加蒜油、辣椒油,花椒油、醬油、鹽,帶有一點荞麥的清香,自帶酸味,很爽口。有時候夏天太熱沒有食欲的時候,他就把野荞麥葉子和魚腥草一起煲雞湯喝,吃了後很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