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在澳洲袋鼠島,救援人員救出一隻考拉。|新華社發
過火面積超過11.2萬平方千米,許多重要栖息地被大火破壞……在受災最嚴重的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南澳洲州,對于許多野生動植物來說,真正的威脅在于它們再難從毀滅性的火災中恢複過來。
澳洲聯邦政府13日宣布設立5000萬美元的野生動植物恢複基金。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财政部長喬西·弗萊登伯格表示,其中2500萬美元将給予沖在一線的野生動物救援隊、醫院和動物園;另外的2500萬美元将作為應急介入資金,建立一個專家顧問團隊。
據《郝芬頓郵報》報道,維多利亞州政府釋出的“森林大火生物多樣性應對計劃草案”顯示,山火已經燒毀了該州“最具生物多樣性價值的區域”。
該報告指出,許多物種已經失去了超過40%的栖息地,而一些物種70%以上的家園将被破壞。根據栖息地被燒毀的程度,報告列出了54種需要立即引起關注的物種。其中有13種兩栖動物,13種水生動物,11種鳥類,8種哺乳動物,7種爬行動物和2種蝙蝠。
顯然,澳洲國寶考拉的受災情況最引人關注。山火導緻新南威爾士州超過30%的考拉栖息地被毀,澳洲環境部長蘇珊·蕾13日通路麥考瑞港野生動物醫院時提出,災後将評估考拉是否應從現在的“漸危物種”更新到“瀕危物種”。“标志性的考拉将是聯邦政府資助的焦點。”與蕾同行的财政部長弗萊登伯格表示,隻有到大火熄滅,才能了解考拉具體的傷亡情況。
根據袋鼠島野生動物園合夥人桑姆·米切爾告訴英國《衛報》的消息,大約有5萬隻考拉生活在澳洲,“可能超過一半”的考拉會在火災中喪生。考拉厚重的皮毛和受驚時爬高的本能都是其在火災中逃生的不利因素。
帚尾岩袋鼠
除了考拉之外,被命名為“岩袋鼠行動”的空投任務也讓人們認識了澳洲另一個瀕危物種——帚尾岩袋鼠。12日,新南威爾士州用直升機空投了1噸蕃薯和胡蘿蔔,為等待救援的帚尾岩袋鼠提供幫助。研究該物種30餘年的馬克·埃爾德裡奇通常不贊成人為幹預行動,但在這“絕望時刻”,他預設了政府的空投行動。
“大火燒死了一些岩袋鼠,但另一些岩袋鼠幸存下來,它們在岩石縫隙中避難。”埃爾德裡奇說,“然而,幸存的岩袋鼠現在面臨一個極其艱難的時期——大火燒毀了它們幾乎所有的食物,而且因為沒有植被的掩護,它們很容易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埃爾德裡奇表示,目前緊迫的任務是在受災地區控制非本地的捕食者和食草動物的數量,這樣才能給幸存的岩袋鼠創造恢複的機會。
據報道,世界自然基金會已向澳洲政府提出栖息地被嚴重破壞的13種物種,其中3種是極度瀕危的物種,它們分别是科羅澳拟蟾(southern corroboree frog)、王吸蜜鳥(regent honeyeater)和西地鹦鹉(western ground parrot)。
科羅澳拟蟾(southern corroboree frog)
科羅澳拟蟾又名澳洲夜宴蛙,是澳洲南部高原特有的一種細小蛙,外觀黑黃條紋相間,像極了澳洲原住民參與舞宴時的化妝。據維多利亞動物園網站介紹,因疾病和氣候變化的影響,該物種在新南威爾士州可西歐斯可國家公園的栖息地本就脆弱不堪。再加上由3股山火組成的大火縱橫而過,讓專家對科羅澳拟蟾的未來命運也深感擔憂。
王吸蜜鳥(regent honeyeater)
極度瀕危物種王吸蜜鳥已經失去了它們尤為重要的栖息地——新南威爾士州的卡佩爾提大峽谷。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羅斯·克拉泰斯說:“在它們離開栖息地飛往各處過冬的時候,可能至少60%的家園已被燒毀。”
西部鹦鹉(western ground parrot)
而野生西地鹦鹉數量不足140隻。大多數西地鹦鹉居住在西澳洲州的幹燥角國家公園,隻有極少數量的西地鹦鹉被圈養在珀斯動物園。
作者:吳姝
編輯:吳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