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工程師能力特點
1、能用計算機進行plc控制程式設計與調試。
2、能用計算機進行cad電氣原理圖紙的繪制。
3、能根據圖紙的設計的要求,熟練使用電工工具,進行裝置電氣電路的接線、安裝。
4、能根據機電系統控制的要求,進行現場程式設計、調試。
5、能根據客戶要求,快速地設計解決方案。
進階第一級:成長階段
1、程式設計軟體學習:掌握一種或者很多種plc程式設計軟體與産品。例如:codesys、cpx-cec、cecx、cecc
2、電氣cad繪圖軟體學習:根據客戶對機電系統控制要求,按行業标準設計出系統電氣原理圖。例如:eplan
3、觸摸屏軟體程式設計組态:高端的人機界面給客戶一種高科技的感覺。例如:cdpx、design studio
4、電氣控制櫃線路安裝:向真正的電氣工程師的崗位邁進,需要具備前面三項基本能力。新人剛進入廠時,不知道如何入手了解裝置控制原理,plc程式設計不熟練,網上查個元件型号查不到,電氣圖紙也看了大半個月也看不懂,這樣,就會出現,一年、甚至半年就想換個工作環境。是以要從事工控行業,就要堅定自己的選擇,“找對路,下對藥”,趁着年輕對自己狠一點。
5、現場調試:分析出系統故障原因排除故障。需要長期實踐積累,需要不斷勤奮好學以及對工控行業的熱愛。
進階第二級:能力突破
1、如果在自己公司裡做電氣工程師,那麼隻要熟悉自己公司的裝置電氣就可以了。
2、如果是給客戶做服務,那麼僅僅熟悉一種plc産品是不夠的。掌握的技能越多,那是一種經曆、閱曆的展現。
3、如果要成為資深電氣工程師,後續還需要學習液壓氣壓傳動、變頻器調速控制,伺服驅動等等。這些在工作實際項目中都可以慢慢學習積累。
進階第三級:出衆階段
1、精通工藝過程
例如,鍋爐控制系統中,汽包液位是一個重要的控制參數,它反映了鍋爐負荷與給水的平衡關系。汽包液位過高會造成蒸汽帶水不利于過熱器運作,影響汽水分離效果;液位過低會造成鍋爐水循環的破壞,影響省煤器運作,容易使水全部汽化燒壞鍋爐甚至爆炸。影響汽包液位的因素除了加熱汽化這一正常因素外,還有蒸汽負荷和給水流量的波動。當負荷突然增大,汽包壓力突然降低,水就會急劇汽化,出現大量氣泡,形成了“虛假液位”。為此,在控制方案設計中,常采用液位、蒸汽、給水三沖量控制。如果不了解工藝,使用簡單的液位控制系統,一旦發生“虛假液位”,則會影響生産甚至造成危險。是以,自動化工程師必須在工藝上下功夫,做到精通工藝過程。
2、選擇合适的網絡
對于一個自動化工程(特别是中大規模控制系統)來講,選擇網絡是很重要的,甚至有人提出了“網絡就是控制器”的概念,是以要熟悉各類工業總線與以太網協定。首先,網絡必須是開放的,以友善不同裝置的內建及未來系統規模的擴充;其次,針對不同網絡層次的傳輸性能要求來選擇網絡的形式,這必須在較深入地了解該網絡标準的協定、機制的前提下進行;另外,綜合考慮系統成本、裝置相容性、現場環境适用性等具體問題,确定不同層次所使用的網絡标準。一個實時系統的性能可從時間、可靠性和應用對象三個方面來衡量。
3、掌握plc掃描原理
與其他控制裝置比較,plc最重要的特征是“掃描”。plc上電後,自動重複執行程式掃描和i/o掃描,即輸入采樣、使用者程式執行和輸出重新整理三個階段。完成上述三個階段稱作一個掃描周期。在輸入采樣階段,plc以掃描方式依次地讀入所有輸入狀态和資料,并将它們存入i/o映象區中相應的單元内,輸入采樣結束後,轉入使用者程式執行和輸出重新整理階段,即使輸入狀态和資料發生變化,i/o映象區中的相應單元的狀态和資料也不會改變。在使用者程式執行階段,plc按由上而下、先左後右的順序依次地掃描程式(梯形圖),根據邏輯運算的結果,重新整理ram存儲區或i/o映象區對應單元的狀态。在輸出重新整理階段,根據i/o映象區内對應的狀态和資料重新整理所有的輸出鎖存電路,再經輸出電路驅動相應的外設,這時,才是plc的真正輸出。可見,采用plc程式控制的過程和結果與繼電器邏輯回路是有差別的,特别是涉及到梯級的次序、脈沖信号的捕捉等,與plc的掃描原理是密切相關的。實踐中,大量的程式問題均源于此,常常會出現不可思議的結果。是以,設計plc程式,必須精通plc的基本原理。
4、力求結構化程式設計
全面提高程式的品質,提高程式設計效率,使程式具有良好的可讀性、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良好的結構,是每位程式設計者的目标。iec61131-3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于1999年推出的用于工業控制領域的标準化程式設計語言,具有開放性、可移植性、結構化程式設計和結構化資料、檢錯和糾錯能力強等特點,适用于plc程式設計。采用結構化程式設計,便于構造程式(尤其是複雜的程式)、多人設計,調試以及軟體管理。雖然軟體工程的思想已被絕大部分程式員所接受,但要将這種思想轉化為軟體開發過程中的自覺行為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5、重視抗幹擾措施
自動化系統應用于惡劣的工業現場,抗幹擾措施尤為重要。實踐中,經常出現由于幹擾導緻調試失敗甚至裝置損壞的事例。自動化系統的幹擾,有以下3類來源:
1)空間輻射幹擾;
2)系統外部線路,包括電源線、信号線、接地系統等引入的幹擾;
3)系統内部電磁輻射及線路幹擾。
針對這些幹擾,在工程實施中要考慮以下措施:
1)在系統結構設計與裝置選型時,充分考慮環境适應性和電磁相容性;
2) 采用性能優良的電源,抑制電網引入的幹擾;
3)合理選擇和敷設電纜、電線;
4)硬體上采取隔離裝置或濾波裝置;
5)軟體上采取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如數字濾波、定時校正參考點電位、資訊備援等;
6)正确選擇接地方式,一般采用一點接地和串聯一點接地。
文章為 “eplanp8網”原創,轉自http://www.eplanp8.com/4055.html
【這裡大衛說電氣,大衛是我我是大衛,20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