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臘人眼中的中國變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 周年·僑胞說·祖國在我心中(26))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希臘人眼中的中國變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 周年·僑胞說·祖國在我心中(26))

圖為梁曼瑜(右)采訪在中國講授咖啡文化的希臘青年。 (受訪者供圖)

作為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一個重要群體,海外華媒人既是記錄者,也是見證者。他們在對外展現中國發展日新月異的同時,也目睹了世界眼中的中國悄然變化。

希臘《希華時訊》總編輯梁曼瑜就是這樣一名華媒人。19年前,她剛出國時,面對的是外國朋友令人啼笑皆非的疑問:“你們中國人家裡有電視機嗎?”而如今,她自豪地說,這樣的問題絕不會再有了,希臘朋友更想知道的是:“中國為什麼‘能’?”

以下是她的自述。

媒體架起溝通橋梁

2002年,我剛到希臘雅典的時候,在當地幾乎看不到中國人。很多希臘群眾對中國充滿好奇,但對中國的認知大多流于表面,往往隻知道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有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2003年前後,我在希臘美國學院學習希臘語,課餘經常會去學校旁邊的一家書店買書。書店老闆對中國特别感興趣。每次我去,他都會拉着我,詢問很多與中國相關的問題。有一次,他問我:“你們中國人家裡有電視機嗎?”我聽了非常吃驚,從中可見,希臘群眾對中國是多麼不了解。

後來,我在與書店老闆以及其他希臘朋友的交流中發現,希臘群眾了解中國的管道很少。比如,書店老闆的管道主要是電視裡播放的有關中國的電影。

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為中希兩國群眾增進往來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通過兩國媒體的大量新聞報道,兩國群眾對中國和希臘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由此萌生了從事媒體行業的念頭。因為我深刻感受到,媒體可以在中希之間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

2012年,我正式開始新聞報道工作。起初,我主要為中國國内媒體供稿,之後在當地華文媒體《中希時報》擔任執行總編,報道内容以向中國讀者以及希臘華僑華人介紹希臘當地情況為主。

漸漸地,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希臘的許多媒體同行以及高校學者經常與我聯系,希望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尤其是在2013至2015年的3年間,希臘深陷經濟危機。當地媒體及學者都想通過華文媒體獲知,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如何,特别是中國企業是否可能到希臘投資,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助力。這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是密切相關的。

正基于此,2017年,我的事業迎來一次轉型。我與一位希臘朋友合夥創辦了“希華時訊”,主要利用新媒體平台,通過中文、英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多語種,向希臘以及全球讀者介紹中國。

兩國群眾的心越走越近

這些年,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的同時,我見證了中希兩國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中國與希臘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兩國經貿合作進入全新階段,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來到希臘,給當地經濟發展以及群眾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惠利。

2019年,我曾到希臘東北部色雷斯地區的亞裡山德魯波利斯市郊外,采訪中國的國家能源集團收購的奧卡尼斯風電場營運情況。那次采訪經曆令我大為震撼。

2017年,國家能源集團與希臘能源巨頭企業科佩魯佐斯集團簽署協定,收購其旗下4座風電場75%的權益。自此,希臘風電領域向中國企業敞開投資大門。奧卡尼斯風電場就是4座風電場之一,位于希臘邊境的高山地帶,當地常年大霧,沒有像樣的路,條件非常艱苦。但正是在那樣一個偏僻的地方,中國企業的駐外人員依然堅守崗位。

我在采訪中得知,企業每年将收入的2%捐贈給地方政府用于市政建設,并将收入的1%捐給當地村民用于支付電費,同時在建設期和營運期都将為當地居民提供大量工作崗位。這一系列舉措對改善當地民生及促進綠色經濟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當時,現場許多希臘員工和我聊起在中企的工作體會,都充滿自豪。他們中的不少人為了更好地融入工作環境,還專門學習了中文。

這讓我想到了此前去比雷埃夫斯港采訪的相似見聞。作為中希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典範,中遠海運集團對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資和建設,同樣吸納了大量希臘員工,并掀起一陣學習中文的熱潮。在比雷埃夫斯港,我遇到過好幾名中文不錯的希臘員工。

如今,不僅是在中資企業工作的希臘員工熱衷學習中文,希臘許多國小、中學的課外補習班也都開設了中文課程。随着中希經貿合作日益緊密,兩國群眾的心也越走越近。

中國故事生動精彩

我的希臘合夥人曾這樣感歎:“中國的市場太大了,充滿吸引力!”這是他願意參與創辦一家以報道中國為主的媒體的重要原因,也代表越來越多希臘群眾的心聲。其實,對希臘群眾而言,充滿吸引力的不僅是廣闊的中國市場,還有中國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及其背後的寶貴經驗。

最近,我和當地媒體同行正在準備迎接又一件大新聞。10月18日,北京冬奧會的奧運聖火采火點燃儀式将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舉行。對此,希臘媒體與群眾都格外關注,不僅因為北京冬奧會是一項重要的國際體育賽事,更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特殊背景下,中國能夠有效防控疫情,并穩步推進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在前期采訪中,許多希臘讀者都告訴我,他們覺得中國的防疫舉措非常成功,希望能夠更多了解中國的防疫經驗。

如今,與近20年前相比,希臘群眾對中國的改觀是全方面的,也是天翻地覆的。現在,我身邊的許多希臘朋友,用的都是中國産的手機,平常購物也習慣用中國企業搭建的跨境電商平台。近20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尤其是科技創新水準日新月異。來自中國的優質電子産品以及便捷網購平台,都給希臘群眾煥然一新的觀感。而今的他們,絕不可能再問出當年書店老闆問我的問題了。

其實,别說是希臘群眾了,就連我自己,也常因中國的發展成就而暗自感歎:“大開眼界!”

2018年,我回國參加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參會期間,我參觀了杭州g20峰會主會場。盡管此前我曾看過杭州g20峰會盛況的圖檔和視訊,但站在主會場内,我依然不由自主地被現場的大氣磅礴深深震撼,對大國風範有了更切身的體會。那次參觀讓我感受到中國的大格局、大智慧,也為中國的高速發展而驕傲。

過去,中國的經濟、科技和文化是希臘群眾最關心的話題,也是我們報道聚焦的三大闆塊。如今,中國方方面面的發展都讓希臘群眾充滿好奇。我也将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向國際讀者講述更生動、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