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姬貴揚)“今年我們長莊組在家前屋後又擴種瓜蒌300餘畝,全社群瓜蒌面積突破2000畝。腰包鼓了,多虧我們有位‘瓜蒌書記’……”4月14日上午,泗陽縣莊圩鄉大樓社群長莊組段鵬玉,指着長勢良好的瓜蒌苗一臉自豪。記者了解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打,一村一招式,莊圩鄉的村居黨支部書記領頭調結構,促進富民增收,率先蹚路子,形成了特色,帶富一方百姓。“瓜蒌書記”“足球書記”“水八仙書記”“中藥材書記”……這些“外号”也被當地群衆逐漸叫響。
農科村村民在采摘芡實
2017年以前,莊圩鄉7個村居中就有王碼、紅旗、農科、水莊等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如何實作摘帽?如何富民增收?莊圩鄉黨委政府根據本鄉工業弱項,确定“念土經”“走土路”“三來一加”來輔助的富民強村思路。王碼村婦女有縫制足球的特長,但都是分散經營,形成不了氣候。該村黨支部書記莊恒千溯根求源,請泗洪女老闆王檢閱來村裡考察,将撤并後閑置國小校舍租賃給她,創辦泗陽縣鑫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建起扶貧工廠中的房間,優先吸納低收入農戶進廠,120名女工中就有低收入農戶68名。每名婦女每月從零散在家縫制收入千元,一躍達到3000多元,實作一人就業,全家增收。集體也有了萬把塊租賃收入。
2018年,王碼村借助外援,建設1200平方米标準化廠房,扶貧工廠中的房間實作華麗轉身。去年,這個不起眼的足球縫制企業,年納稅超過60萬元,村集體綜合收入超過50萬元,女工年收入接近5萬元,成為全縣聞名遐迩的足球加工專業村。去年10月28日,莊恒千帶領王春林、武華梅等6名女工參加全市婦女手工創業大賽,一舉奪得三等獎,莊恒千“足球書記”的名号更響了。
王碼村足球加工廠一角
水莊村、農科村和淮河村在省委駐泗陽幫扶工作隊牽線搭橋下,建起了包括芡實、淺水藕、蒲圻在内的“水八仙”種植基地,吳江、揚州等地種植戶紛紛來這裡搶灘。短短3年時間,“水八仙”在莊圩鄉迅速得到發展,面積達到6000畝以上。群衆在土地流轉後,除了獲得土地租金,又到流轉土地上打工,持續獲得經濟收入。是以,水莊村黨支部書記姜漢武,農科村黨支部書記莊愛軍、淮河村黨支部書記張景,共同赢得了“水八仙書記”的“外号”。
眼瞅着一個個書記手裡有項目,富民有招數,在群衆心中位置上升,莊圩居委會副書記、主任楊金山坐不住了。作為鄉政府所在地,不拿出“絕活”還真說不過去。莊圩居委會年輕人王勝想和浙江朋友共同流轉土地種植中藥材,他聞訊後三顧茅廬,千方百計約王勝将浙江老闆羅志和請來莊圩考察。居委會土地以靠近集鎮區、地平坦、水源近被羅志和相中。雙方一拍即合,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從300畝起步,随後逐漸擴大。直至2018年成立江蘇妙萃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麥冬到三葉青,種植品種在變化,土地流轉面積也在擴張。到去年底,流轉土地已突破2000畝。麥冬既是中藥材又兼有草坪觀賞價值,市場需求很大,投資者賺個盆滿缽滿。最受益的還有當地群衆,中藥材基地長年用工80人左右,為中藥材分株、移栽、除草、噴藥、施肥、起運等,每天每人獲得報酬60元,每年僅支付工資,該基地就超過150萬元。群衆腰包鼓起來了,看到楊金山個個眉開眼笑,“中藥材書記”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代号。
記者了解到,莊圩鄉7個村居,社群支部書記在促進群衆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中,主動作為,想做事,會做事,或身先士卒領銜搞種養殖,或強強聯合,領辦創辦“三來一加”小微企業,或當好“店小二”,做好後勤保障服務,營造優質招商環境,借客商之手,走富民之路,赢得群衆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