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勤勉敬業練就過硬本領 執着信念奉獻航天事業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景海鵬

我是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景海鵬。今天作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代表發言,感到非常榮耀。回想自己三上太空的經曆,一次比一次飛得高、飛得久、難度大。我始終牢記,我是一名黨員、一名航天員,我的使命就是為黨出征、為國争光。

一上太空,一飛沖天。我出生在山西一個農民家庭,1985年光榮地成為一名飛行員,1998年經過層層選拔,成為征戰太空的首批航天戰士。然而,飛天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作的,需要千錘百煉、淬火成鋼。基礎理論學習,一年之内要掌握相當于大學四年的課程;低壓缺氧訓練,相當于5分鐘内爬升至5000米高空;超重耐力訓練,在時速100公裡旋轉的離心機裡,承受8倍體重的壓力,我們手邊有一個緊急暫停按鈕,23年來從沒人碰過。每次訓練都堅持實戰标準,一次不行來兩次,兩次不行來三次。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劍。2008年我和戰友翟志剛、劉伯明一起,完成了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雖然當時遭遇險情,但使命重于生命,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二上太空,再戰蒼穹。神七任務後,我們的名字傳遍大街小巷,也有了許多光環。但扪心自問,如果陶醉于鮮花掌聲、止步于眼前榮譽,必将淡忘初心、懈怠使命。航天領域講“問題歸零”,我覺得人也要經常歸歸零,身體失重,心靈永遠不能失重。作為航天員,回報黨和國家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幹幾年、多飛幾次。在備戰神九任務的日子裡,每天任務再忙,晚上都要加練兩小時;每周訓練再累,周末都會加練一天。乘組選拔考核前,對手控交會對接這一最大難點,我已練了2000多次,超出規定要求兩倍。航天飛行,99.99分和100分那可是成敗之别!地面訓練有了差錯可以重來,但太空飛行沒有機會重來,隻有練到極緻,才能閑庭信步。2012年我再次入選神九任務乘組并擔任指令長,和劉旺、劉洋完成了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打出了完美的“太空十環”。成功落地後,劉洋流着眼淚說:“我們圓滿完成任務了!”我知道,那是喜極而泣。作為航天員,隻要能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任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上太空,超越自我。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兩次飛天後,很多人認為我不會再飛了,論資曆,已經兩上太空;論名氣,已經家喻戶曉;論年紀,也快50歲了。但這絲毫沒有動搖我的初心。我深知,作為航天員,初心使命就是飛天,甯可備而不用,決不用而不備。我始終堅持和年齡相差十幾歲的新戰友一起夜以繼日學習、一起經受“魔鬼式”訓練,二十多年來已養成了中午不休息、晚上學到12點的習慣,做的筆記摞起來比桌子還高,上百萬字的飛行手冊爛熟于心,數以萬計的指令閉上眼睛都能精準操作。2016年我再次入選神十一任務飛行乘組并擔任指令長,和陳冬一起飛行33天,首次進入中國空間實驗室,圓滿完成40多項科學試/實驗,為空間站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載人航天事業的每一步跨越,都承載着黨和人民的期望重托,沐浴着領袖統帥的關懷厚愛。特别是習近平主席心系航天、情注航天,多次為我們出征壯行,與我們天地通話,給我們嘉勉表彰。2017年7月28日,習主席為我頒授“八一勳章”,勉勵我繼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今年6月23日,親赴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神十二任務乘組親切通話,令我們倍受激勵鼓舞、倍感重任在肩。目前,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已全面展開,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戰友正在執行神十三任務,将首次在軌駐留180天。我們全體航天員将始終牢記肩負的神聖使命,大力傳承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時刻準備再上太空、再創輝煌,永遠做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的奮鬥者攀登者,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6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