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在中國江西宜春的上高縣,這座中國南方小城,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役,中國軍隊在此大敗日軍,取得了抗日戰争正面戰場上的一次全面勝利,當時的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盛贊“這是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與中國正面戰場的其他大規模戰役相比,上高戰役其規模不大,不論是參戰的中日雙方部隊還是戰場範圍,相對都是比較小的,中方參戰部隊主要是第九戰區的第49軍、第70軍、第72軍、第74軍以及在武甯方向做策應的第78軍。
日方參戰部隊則是中國派遣軍第11軍第33師團、第34師團、獨立混成第20旅團,中日雙方投入的兵力相對不多,持續時間也不過27天,作戰區域從泉港至安義,南北約80公裡;從南昌附近至上高以東,東西也是80公裡左右,日軍稱之為“短距離截斷作戰”。
但是對于中國來說,上高戰役意義重大,據戰役指揮官,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羅卓英的彙報,此次戰役共擊斃日軍少将步兵指揮官長岩永汪、大佐聯隊長浜田以下1.5萬餘人,自身傷亡2萬餘人。

上高會戰
1940年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華北地區的日軍,為了保證日軍在華北的治安,1941年3月,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決定從華中方面軍中抽調第13軍17師團、第11軍33師團增援華北方面軍。
第33師團原本駐守在江西北部,與34師團共同守備南昌地區,此次調走33師團後,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又抽調上海派遣軍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補充南昌守軍。
這樣一來,南昌的日軍軍力将會減弱,是以,第34師團長大賀茂向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建議,趁第33師團尚未北調之時,集中兩個師團的力量,計劃尋殲南昌附近的中國軍隊,主要是殲滅第九戰區羅卓英的第十九集團軍主力。
侵華日軍
這次日軍的目标主要是放在74軍身上,這支在1937年淞滬會戰中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在日後的數次大戰中,74軍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戰績卓越,被譽為抗日鐵軍。
1939年7月,51師師長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此時的74軍下轄三個師,第51師、57師、58師,總兵力達到31000人,成為了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
日軍第33師團和34師團在決定集中兵力尋殲第十九集團軍主力後,前來補防的上海派遣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也來到了南昌,此時的日軍有了兩個半師團的兵力,更加堅定了日軍發動上高戰役的決心。
1941年3月15日,上高戰役打響,日軍分三路進攻第十九集團軍,以第34師團為主攻點,33師團與獨立混成第20旅團為輔。北路第33師團從安義出發進攻第70軍,并在當天中午突破第70軍防守,占領奉新,第二天向西占領車坪,意圖壓迫第70軍向上高方向轉移。
南路獨立混成第20旅團在西渡贛江後,沿錦江向西進攻,并于17日先後占領了曲江、獨城等地,接着向灰埠前進,意圖從後方進攻上高附近的中國軍隊。
中路第34師團于16日從西山萬壽宮出發,沿湘贛公路一線直撲高安,18日,34師團攻陷高安,而後繼續向上高方向逼近。
日軍的計劃是意圖從兩翼包抄,将中國軍隊包圍至上高一帶,最終三路日軍計劃在上高聚殲第70軍、74軍以及十九集團軍司令部。
戰争開始前三天,日軍進展順利,相繼突破中方防線,17日,日軍第33師團在追擊第70軍至上富一帶時,遭到了第70軍與第72軍的圍攻,第33師團傷亡慘重,不得不于19日退回奉新,随後在此地休整待命。
南路的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在20日占領灰埠後,留下1個步兵大隊102大隊占領曲江、泉港,主力則渡過錦江,妄圖與中路的第34師團彙合,第十九集團軍得知這一消息後,指令第49軍于泉港進攻102大隊,殲滅其大部分,随後第49軍尾追攻擊第20旅團主力。
中路日軍第34師團在18日占領高安後,過于冒進,陷入第十九集團軍的包圍圈,在此情況下,第34師團仍妄圖突破第十九集團軍包圍圈,攻占上高。
面對瘋狂的日軍,第十九集團軍頑強抵抗,使日軍第34師團始終未能突圍而出,而南路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正在向第34師團靠攏,為了阻止日軍兩路彙合,第74軍軍長王耀武命51師李天霞部進攻高安,雙方激戰兩日,第20旅團受阻後從51師側後迂回與第34師團彙合。
但是,即便第20旅團加入中路日軍的戰鬥,這部分日軍依舊無法突破第十九集團軍防線,面對中國軍隊的層層包圍,第34師團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24日,第十九集團軍進一步壓縮包圍圈,将第34師團壓縮在南北10華裡,東西30華裡的橢圓形包圍圈内,此時的第34師團陣腳大亂,隻得慌忙向日軍第11軍司令部求救。
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得知這一情況後,急忙電令第33師團前往救援,25日,第33師團猛攻正在向北翼包圍日軍的張言傳師陣地,該師遭到日軍猛攻,力戰不敵,後撤至土地王廟附近。
面對日軍第33師團的瘋狂進攻,張言傳師與唐伯寅師決定放棄陣地後撤至鳳凰圩、莊坊一帶,第33師團得以與第34師團在官橋彙合,第20旅團則回撤至高安,以策應第34師團撤退。
26日,第34師團陸續從官橋撤退,中國軍隊則以官橋為目标,試圖拖住日軍第34師團,形成第二次包圍,全殲第34師團,27日,第34師團主力突破中國軍隊包圍。
28日,中國軍隊發動總攻擊,追擊第34師團,肅清殘餘日軍,相繼收複高安、奉新等地,直至4月3日,日軍龜縮于陣地固守不出,上高戰鬥結束。
此次上高戰役共殲滅日軍一萬五千餘人,擊斃日軍少将步兵指揮官長岩永汪、大佐聯隊長浜田,中國軍隊在此次戰鬥中一直都掌握着戰場主動權,取得了自南昌會戰失敗後的一次大勝,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熱情。
本文由@塞北秋風鐵馬 原創首發(已簽約維權騎士)
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