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流之島》:我本以為是一場交易,卻遇到了真愛

《川流之島》:我本以為是一場交易,卻遇到了真愛

《川流之島》是部台灣的小成本電影,由台灣的公共電視台投資拍攝。本片在第11屆first青年影展上男主角榮獲了最佳演員獎,第19屆台北電影節拿下了最佳女主。這個片子之前被炒得很熱,但肯定是沒有機會上大銀幕,不過在很多地方做過小型放映。

故事講了一個收費站的單親媽媽嘉文獨自帶着兒子生活,經濟很拮據,兒子和班裡的女同學早戀偷食禁果,被女同學的爸爸發現後以“強奸罪”向嘉文索賠80萬。這時又恰好趕上收費站要被拆除,嘉文走投無路之下,找經常在收費站調戲她的運貨司機志豪借錢,最後以陪睡一次一萬塊兩人達成協定,但漸漸地他們彼此都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場交易還是一場戀愛。

1

小孩子的愛情vs大人的愛情

兒子付嚴超覺得自己和女同學在談戀愛,認為那是愛,但女同學的爸爸認為那是“強奸”。一段少年間的戀愛在成人世界的法則面前,瞬間變得肮髒不堪。有意思的是,女同學在爸爸的逼迫下,告訴付嚴超:我們都還小,再說我也不知道什麼是愛。這句話讓付嚴超那句“我愛麗雅,麗雅也愛我,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一起?”的質問變得幼稚且可笑,而早戀的後果轉嫁到了他媽媽身上。

一面是送兒子進早教所,一面是根本拿不出來的80萬,嘉文深陷絕境。她猶如困獸般四處嘶吼,最後不得不讓自己和貨運司機糾纏在一起,隻有他願意借給她錢。這段關系的開始并不是純粹的嫖客和妓女的金錢交易,貨運司機志豪認為他們在談戀愛,盡管他每次要給嘉文一萬塊,但他覺得戀愛是主要的,給錢隻不過是嘉文的要求而已。

而嘉文從一開始拿身體換錢,後來漸漸地在志豪的關心下開始動搖。有那麼幾次他們彼此恍惚覺得是一家人,但當志豪的哥哥不再給他錢,他們的關系在嘉文那句“你真的以為你是他爸爸嗎?”重回現實,所有的溫情脈脈不過是一場假象,這段關系脆弱得一句話就可以讓它瞬間破裂。

志豪自以為是的愛在嘉文的生存困境面前不值一提,而他出現的方式又是那麼乘虛而入,盡管有溫情,但注定錯誤的開始又怎麼能對抗冰冷的現實?嘉文後知後覺感覺到的愛讓她自以為找到了希望,但那張沒有詩的過路費告訴她希望破滅,曾經不屑一顧的玩笑如今成了愛情信物,原來愛情真的降臨過,隻不過昙花一現。她在猶疑和憤怒間錯過了愛情,可是那麼卑微的開始,又怎敢希冀真的會有愛呢?

小孩子對愛情的斬釘截鐵換來一場“強奸”,大人間的錢色交易、互相猜忌和猶豫卻産生了愛情,不得不說這個故事的設定特别諷刺,愛的純粹的沒人覺得那是愛,夾雜着生存和發洩的愛卻讓人看到了真情,盡管它不純粹,也脆弱得不堪一擊。

影片最後,媽媽和兒子坐在一起和汽水,嘉文笑着轉頭問兒子:麗雅是真的很漂亮?兒子面無表情,沒有回答,但他沒有再推開媽媽的手。

《川流之島》:我本以為是一場交易,卻遇到了真愛

是以說:到底誰配說愛?

也許導演說的是:誰都有資格愛,隻是愛從來都不純粹。

遭遇愛情的少年vs渴望被愛的大人

《川流之島》:我本以為是一場交易,卻遇到了真愛

少年付嚴超過早得遭遇了愛情,隻不過這場愛情帶給他的是一場災難,但他遲遲不肯承認,依舊沉浸在自認為的愛情裡,而後果是媽媽擔了。

王志豪成年後依舊和哥哥住在一起,早年沒有了雙親,長兄如父。哥哥像管孩子一樣管着他,他看着玩世不恭混不吝,但在付嚴超面前卻成了一個合格的大人:會讓付嚴超吃飯前先洗手,等媽媽一起吃,會開車幫他追女朋友……他看着付嚴超終于意識到自己失戀後倔強得哭了,也跟着哭了,盡管總是一副不正經的樣子,内心卻赤誠得如同一個孩子。

他很早就喜歡嘉文,每次過路費上都要寫詩,那是他的告白。他也知道嘉文和他在一起是因為錢,但他以為他們真的是在談戀愛。當他告訴嘉文他沒錢了,但是可以和她一起解決時,他是認真的。

可是那段脆弱的關系沒有給他機會。

有趣的是,付嚴超和王志豪都認為他們在談戀愛,而對方都不認為那是戀愛,女同學是不知道,媽媽是不敢相信。是以愛情對于他們來說,其實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奢侈品,太早太遲都不行。

也許對每個人來說,愛情就是時機。

影片叫《川流之島》,是說在川流不息的高速路上,一個一個的收費站就像孤島一樣,影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愛進不來也出不去。另外這個片子的背景是台灣的收費站被取締,收費員面臨下崗困境,生存成為問題。導演将鏡頭對準了這群弱勢群體,展現了她們如何掙紮生存的一面。

本文首發兩個問題放映室(twoproblems),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