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2年2月16日,張钰哲,中國現代天文學事業的創始者之一。
1928年11月22日,在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張钰哲通過觀測發現了第1125号小行星,将之命名為“中華”(china)。這是第一顆由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
1941年9月21日,張钰哲率領中國日食西北觀測隊赴甘肅臨洮開展我國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學觀測。圖中左起:龔樹模、李國鼎、陳遵妫、張钰哲及李珩(右三)。
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攝影,這是我國境内的第一次拍攝的日全食照片,具有裡程碑意義。
1957年,張钰哲發表中國第一篇論述人造衛星軌道的論文,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開創性研究。
1965年,張钰哲率領有關人員參加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的論證工作,對“東方紅”衛星的發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國際小行星通報》公布國際編号第2051号小行星命名為“張”——2051 chang.。
1986年7月21日,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主要創始者張钰哲逝世,享年84歲。張钰哲曾連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長42年,為祖國天文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1990年10月,中國郵電部發行第二組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其中一枚為張钰哲頭像。
本文來源:“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