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大家,如果我們經常去故宮等各種博物館,有沒有發現古代玉器中,哪個顔色的和田玉最少?我們常見的有白玉、青玉、黃玉甚至碧玉,但有一種顔色——糖色,基本見不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古代,糖色被當做玉石的髒色、雜色,在雕刻的時候就被切除了,是以,我們很少見到有糖色的古玉。

如今,随着和田玉市場日益興盛,很多特色玉石都被發掘出來,而色如紅糖、質如蜂蜜的糖玉,慢慢的在市場上崛起了,那麼糖玉是怎麼在市場上逆襲的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認識一下各地出産的糖玉!
一、且末糖玉
且末玉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論白玉還是青白玉,外層都有糖玉包裹,就像一塊裹着紅糖的湯圓,看起來就慢慢的食欲,且末糖玉屬于品質比較高的,顔色比較紅潤,細度潤度表現都不錯。
二、葉城糖玉
葉城的糖玉顔色多數發青、偏灰,基本沒有水頭,顔色偏咖啡色,細膩度和脂粉都比較弱,質地比較一般。
三、若羌糖玉
若羌的糖玉和黃口有點相似,玉質呈青黃色,質地比較細膩油潤,有點接近巧克力的顔色,适合雕刻成仿古題材或者器皿件。
四、俄料糖玉
俄料糖玉顔色範圍比較廣,多數呈現醬油色、焦糖色,顔色比較發悶、偏暗,厚度一般較厚,有明顯的顔色過渡。少數俄糖色調明快,加上俄料的白度夠高,精品糖白玉還是很有價值的。
五、青海糖玉
青海的糖玉顔色比較淺,主要在青玉上呈現,顔色深的形成褐色斑點,顔色淺的成為土黃色,玉質偏水透,油潤性不足,脂粉感不強。
從這些不同産地的糖玉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糖玉的産地非常多,但高品質的糖玉其實是非常少的,多數顔色都不夠明亮、紅豔和油潤,是以首先糖玉的稀缺性,是它的價值所在,而且在不斷的開采之下,糖玉漸趨枯竭,價值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其次,糖玉是少見的紅色系玉石,就像翡翠的紅翡、瑪瑙中的南紅一樣,紅色的玉石本身就比較少見,但又符合中國人追求喜慶的傳統審美,是以顔色偏紅糖質感的優質糖玉,非常受人喜愛,自然身價不菲。
第三,市場關注度漸漸提高,糖玉本身處在價值窪地,在很長的時間内,糖玉的價格都是不溫不火,但随着高品質的糖玉不斷在拍賣會上創下高價,很多玉友都把視線投到糖玉之上,是以糖玉的價值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要不要趁着糖玉身價還不算過分,入手幾個高品質的手镯和挂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