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這幾天,在家門口的園子裡轉悠,猛然發現草叢裡有一隻不明飛行物。

這貨速度極快,長着一個大屁股,翅膀撲騰撲騰地抖動着。

看上去像一隻大飛蛾,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然而,當我用手機拉進焦距仔細一看,

居然是個鳥頭,而且和傳說中的蜂鳥長得頗有幾分相似。

但是它的身子明明是昆蟲啊?

蜂鳥不是生活在遙遠的南美洲嗎?

難道,遠在大洋彼端的蜂鳥已經不遠萬裡到中國南方來定居了嗎?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經過認真觀察,仔細考證。

我發現這玩意兒的學名叫做小豆長喙天蛾(macroglossum scopoli),因為長得過于類似蜂鳥而被叫做蜂鳥鷹蛾。

蜂鳥鷹蛾長相特别,結合了多種生物的共通點,加之較快的移動速度,是以時常遭人誤認,被稱為昆蟲界的“四不像”。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蜂鳥鷹蛾原生于南歐和北非,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跨越亞洲至日本,目前在國内大部分地區均有發現。

這些蜂鳥蛾主要在白天飛行,尤其是在明亮的日光下,

它的長喙和懸停行為,伴随着聽得到的嗡嗡聲,使它在吸食花蜜時非常像蜂鳥。

蜂鳥鷹蛾與蜂鳥的相似性是自然界又一趨同演化的案例。

蜂鳥蛾的看起來很像羽毛和尾巴的部分,實際上是很多細長的毛發。

它甚至看起來有“羽毛”和“尾巴”,實際上是細長的毛發。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雖然是一隻飛蛾,但是蜂鳥蛾以花蜜為食。

它有一個長長的吸管狀長鼻代替喙,用來吸走粘性液體。

長約一英寸的長鼻幾乎與它的身體一樣長,是以在不使用時它可以将附肢緊緊地盤繞起來。

當它在花朵前盤旋,從裡面采集甜美的花蜜。

和蜂不同的是,蜂鳥鷹蛾采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一般而言蜂鳥可以通過每秒産生約 50 次翼拍和每秒約 17 次拍打來懸停,

然而作為蜂鳥的模仿者,蜂鳥鷹蛾在翼拍上完勝蜂鳥,以每秒 85 次的速度超過了蜂鳥。

于此同時,它在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當你觀察蜂鳥鷹蛾的時候,你會覺得它的眼睛在跟着您。

然而,這隻是一種錯覺。

像其他昆蟲一樣,蜂鳥天蛾的眼睛由許多排列成大緻半球形圖案的小面組成。

每個小平面包含一個晶狀體和許多感光細胞。

這允許飛蛾同時看到多個方向,盡管細節遠不如人眼。

似乎跟随你的運動的暗點或“僞瞳孔”實際上是一塊小平面,吸收了來自你所在方向的大部分光線。

當你相對于飛蛾的眼睛移動時,斑塊似乎在移動,而實際上你看到的是一塊新的吸光面。

公園裡這種鳥不像鳥,蛾不像蛾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總的來說,蜂鳥鷹蛾是自然界又一進化的奇迹,通過外觀的趨同,使得它似蝶非蝶、似蜂非蜂、似鳥又非鳥。

導緻多數捕獵性昆蟲和小型鳥類都無法準确判斷蜂鳥鷹蛾的真實身份,是以不敢輕易對它們進行攻擊也獲得了更多的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