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清晨,我來到嘉峪關新城草湖濕地看日出。
黎明裡,廣袤的草湖十分靜谧,一絲微風都沒有,應該是草湖收容了昨夜狂暴的風與滂沱的雨。此時,湖面上乳霧升騰,難以察覺的光正在一點一點亮起來。我看見,長在高處的紅柳,由暗變亮隻花費幾分鐘,輪廓由模糊到清晰的微妙變化也隻是幾分鐘。蘆葦、水草在光的塗抹下,紛紛由深黑轉為明亮,當然,住在裡面的鳥兒們也一樣。
首先在微光裡歌唱的是鳥兒們。五點四十分左右,鳥兒們陸續開口,仔細聽這些鳥鳴,有八九種,其中,燕子、金雀、鹡鸰鳥、白眉朱雀、伯勞、麻雀的嗓音最為清脆。我喜歡鹡鸰鳥,它們圓潤、短促又尖細的鳴叫分外嘹亮,我還喜歡它們飛行時像花朵一樣張開的尾巴、在水邊行走和奔跑時輕盈的姿态、騎在牛馬背上時靈活的動作,還有在人身邊飛來飛去,與人總是很親熱。鹡鸰鳥和鴛鴦,在很早以前就以圖案形式,被鑄進銅器和銅鏡裡,以口銜同心、相飛相逐的形象,表達人們對戀愛幸福和生活美滿的祈望。天尚未大亮,鳥兒們還不能起飛,紛紛立在草叢和灌木裡為草湖歌唱,這是一首描述草湖自然之美的合奏曲。
光的腳步太快,僅僅十分鐘,天就大亮,整個草湖的樣貌清晰可見。草湖濕地由許多天然泉眼、露頭泉、讨賴河水和地下水形成,含沙湧泉,旋即清澈,這樣持續不斷、無休無止湧現的泉水,一天天擴張着自己的疆域,繁殖着草木,形成荒野和沼澤,讓蘆葦、香蒲、梭梭、柽柳和白刺等植物生根發芽,活出自己最舒坦的樣子,讓一百多種鳥和動物栖息繁衍。現在,它們都被光照亮,都披着露珠,顯得柔情萬分。
我看到蘆葦,幹枯的蘆葦挂滿露珠,原來這麼尖銳的草木,在被水浸潤之後也有了清秀之氣。還有那無際的水草,當我撫摸它們時,一股涼氣疾速傳遍全身,讓惺忪的眼睛迅疾清澈。還有柽柳花,長長的花序和針形的葉子上密布細碎的露珠,在晨光裡舒展身體。這些披光含露的草木,圍繞着寬闊水面,其上霧氣袅繞,遠處似有海市蜃樓。我還聽到一陣羊叫聲,清脆、綿軟,應該來自附近的村莊。遙遠的古代,這裡是遊牧人理想的草地,是他們的夏季牧場,牧場很廣闊,包括蒼兒湖、花城湖周邊廣闊的濕地。
現在是六點鐘,太陽放出紅光,在天上畫了一道金紅的邊,那麼璀璨,那麼暖和,不由得讓人心生歡喜,新的一天馬上就要誕生了,鮮紅的太陽就要噴薄而出。忽然湖面上的一切好像都停止了活動,仿佛都在等待,仿佛都有了儀式感。僅僅兩分鐘後,太陽露出鮮豔的臉龐,萬道金光照在湖面上,鴨子們不約而同地叫起來,争先恐後用翅膀拍打水面,幾隻水鳥鳴叫着飛過,翅膀劃開水面,箭一般飛進太陽的光暈裡,随後就消失不見。
湖面上開始萬鳥齊鳴,我感到這是鳥兒們為光明和太陽唱的歌,是它們在表達謝意,因為光明和太陽給了它們生命、快樂和自由的飛翔。金色的陽光鋪在草木上,大片的柽柳、蘆葦、冰草、白刺、馬蓮都被鍍上一層暖暖的亮色。這一刻,綠色淡出了草湖。
還有那些想跑到對岸去的蘆葦,現在停在水中央進退不得,隻好孤獨地等野鴨來,等鳥雀來。始終匍匐前進、悄無聲息就占領大片高地的白刺,在金紅的陽光裡有了幻想,想改變自己的樣貌,想褪掉尖銳的刺,想讓身體變得更高、葉子變得更加寬大。忘我開放的鈴铛花、馬蓮花和苦蒿花們,在每一個日出裡綻放得都那麼熱情澎湃、那麼無所保留……
太陽升起來,草湖上明亮亮的,我也像蘆葦一樣披挂一身露珠,享受着遼闊的寂靜,迎接着太陽的照耀。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8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