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被視為忠誠的象征,早在一萬多年前人類就已将野生狗馴化。狗對主人有依戀性,對陌生人警惕,人類充分發揮它的特性,用其來看家護院和狩獵,之後又拓展出導盲、畜牧、軍事、警備、救援、拖拽、競技等能力,當然也有不少犬種成為純粹的寵物。出于對狗的喜愛,狗的形象時常登上各類郵票,此類郵票在藏界被統稱為“狗票”。

資料圖
我國發行的“狗票”以生肖狗郵票最具代表性。1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的《戊戌年》特種郵票是我國發行的第四輪生肖狗郵票。1982年1月5日,中國人民郵政發行了内地第一輪生肖狗郵票,被稱為“壬戌狗”,該郵票設計者是著名美學大師周令钊,題材選自周先生的陶瓷畫。這枚郵票面值8分,底色為寶藍色,畫面上一隻黑色的大犬,頸挂銅鈴,長伸舌頭,目光炯炯,昂首坐立。整枚郵票設計精巧,造型優美,畫面色彩飽滿鮮豔,圖案形象傳神,加之印刷量較小,升值潛力巨大。第二輪生肖狗郵票是1994年1月5日發行的《甲戌年》特種郵票,全套2枚,第一枚“平安家福”,圖案是側身回首的一隻五彩泥塑玩具狗,第二枚“祥瑞興旺”,是剪紙“雙狗圖”,中間一篆書“狗”字;第三輪生肖狗郵票是2006年1月5日發行的《丙戌年》特種郵票,全套1枚,圖案是身着彩衣、前足并立、後足曲卧、卷起尾巴、目視前方的一隻裝飾畫上的狗。此外2017年10月9日,中國郵政還發行了一枚《祥瑞平安》賀年專用郵票,圖案為各種花草組合成五彩缤紛的一隻狗,這枚賀年狗票與《戊戌年》生肖狗票異曲同工。
不僅僅是我國内地,我國港台地區也曾發行過生肖狗郵票。1969年12月1日,台灣發行了一套兩枚的庚戌年(1970年)生肖狗郵票。這兩枚郵票采用了相同的設計版式,同圖異色的印刷工藝。畫面為兩條狗蹲坐在一起,一白一黃,互相依偎,表情親昵。綠色的一枚面值為4.5元新台币,紅色的一枚面值5角新台币。1970年1月28日,港英治下的香港地區也曾發行過一套生肖狗郵票,共計兩枚,橫版的一枚一進制三角,豎版的一枚面值一角。主畫面都是香港地區常見的黃犬肖像,以及白色的“hong kong”字樣。畫面的下方有英文的“lunar new year -6february 1970”,意為農曆新年(1970年2月6日)。1970年為庚戌年,是以這兩枚郵票上都有“歲次庚戌”等文字。
除了生肖狗郵票外,其它題材郵票中也藏有衆多“狗票”,這之中還有不少源自古代繪畫。在1956年10月1日發行的《東漢畫像磚》特種郵票裡,第二枚“住宅建築”上的農家庭院的門外有一隻狗;在1984年3月24日發行的《中國繪畫·唐·簪花仕女圖》特種郵票裡,第一枚和第三枚圖案各有一隻小巧玲珑的寵物狗;在1988年5月25日發行的《敦煌壁畫(第二組)》特種郵票中,第一枚“狩獵”圖案裡有一隻叼着獵物的獵狗。
上述這些都是現實中的狗,除此之外,我國還有3枚郵票出現了神話中的“哮天犬”和“天狗”。在1979年12月1日發行的《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特種郵票裡,第二枚“戰哪吒”的圖案上有一隻二郎神養的哮天犬,這隻哮天犬還在2014年6月1日發行的《動畫——〈大鬧天宮〉》特種郵票第五枚“惡鬥天兵天将”中出現。在2007年2月10日發行的《綿竹木版年畫》特種郵票裡,第四枚為“張仙射狗”,張仙是神話中保護兒童的神仙,郵票上的年畫描繪了懷抱兒童的張仙正張弓射向雲中奔跑的一隻“天狗”。
據《西安晚報》
2018年生肖郵票發行不足一周漲幅5倍
呼和浩特新聞網1月9日訊 據《呼和浩特晚報》報道(記者 張秋焱)1月5日,戊戌年生肖郵票正式發行,郵票發行不足一周已經漲勢明顯,和其面值相比,漲幅達5倍。
2018年是農曆戊戌年,即生肖狗年。狗在十二生肖中居第十一位,與十二地支配屬“戌”,《戊戌年》特種郵票1套2枚,圖案内容分别為:犬守平安、家和業興,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該套郵票特邀藝術家周令钊擔綱設計。
日前,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我市郵票市場了解到,《戊戌年》特種郵票發行不足一周,市價漲幅已達5倍,目前《戊戌年》特種郵票大版張(含16套)市價在250元左右,較38.4元的面值高出5倍多,小版張(含4套)的市價在50元左右。
據内蒙古收藏家協會會員,資深集郵愛好者王蒙介紹, 除了名家設計,這輪戊戌年狗票的發行之初就受到市場看好,跟它的發行量受到限制有很大關系。據悉,《戊戌年》是已經發行的第四輪生肖郵票中發行量最少的生肖票。衆所周知,發行量少本身就是郵票收藏的天然優勢,去年的丁酉年雞票由于發行量過大,價格出現了走低的趨勢,是以發行量的大小跟郵票價格後期的走勢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