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而居”是人類繁衍和生存發展遵循的基本準則。漁業在保障全球食物安全、優質蛋白供給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都發揮着巨大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水産品年人均消費量已超過20公斤,為人類提供近17%的動物蛋白質總量。

參展觀衆關注展品。 米加 攝
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農業行業分會(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辦的第25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漁博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970多家企業相聚在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展示産品、洽談合作、尋求商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表示,水産品是全球貿易最為活躍的農産品之一,為各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品種的食物選擇。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帶來沖擊,水産品全球供應鍊不暢,水産業全球交流受阻。本屆漁博會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水産領域首次舉辦的國際大型展會,将向全球水産業複蘇發出積極信号,對提振行業信心意義重大。
多國展團重視中國市場
得益于市場的穩定複蘇,2021年挪威海産對華出口表現亮眼。今年前9個月,挪威共向中國出口13.7萬噸海産品,價值39.6億挪威克朗,出口量同比增長約51%,出口額同比增長約40%。挪威海産局中國内地及香港地區總監童安睿說:“此次挪威展團有3家企業來到現場,另外10家企業線上參展,他們都精心準備視訊與各項資料,對接中國市場前沿消息。”
愛爾蘭食品局駐華代表處主任蘇禮文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愛爾蘭海鮮貿易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71%,中國市場是愛爾蘭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随着中國中高端餐飲門店的增多,市場對愛爾蘭海産的需求和認知度都逐漸提升;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平台為愛爾蘭的活鮮産品提供更多展示機會;冷鍊技術的成熟與物流設施的完善将助推愛爾蘭海産步入更廣闊的市場。
第25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展區一角。 米加 攝
智利參與這一漁業界盛會已經超過10年,本屆漁博會智利共有6家公司以線上形式參展,主要産品有帝王蟹、智利海鲈魚、南美尖尾無須鳕、智利贻貝、大西洋鲑等。智利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娜塔介紹,“智利在太平洋上擁有長達4300公裡的廣闊海岸線,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智利的海洋生态系統具備多樣性,三文魚産量占全球總産量的30%以上。”
加拿大大西洋商會聯合加拿大聯邦和多個省級政府、漁業産業協會在漁博會期間組織加拿大海産高峰論壇。不列颠哥倫比亞省的多家出口企業為中國海産專業買家提供全面的産品貿易機會分享、産業剖析和展示,也為中國的廣大進口商、經銷商、零售商等管道夥伴提供集中對接全加拿大海産品的機會。
此外,本屆漁博會首次推出“全球漁商荟”,為參展商搭建數字化智能化漁業b2b商貿平台,滿足企業線上線下雙平台商務交流需求。“在我看來,此次展會最大的優點是線上線下同步舉行,線上展會為無法到場的外國廠商提供更多機會和空間與中國進口商交談。”秘魯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經濟商務參贊柏碧瀾說。
水産企業打造國際品牌
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範圍内認定首批115家農業國際貿易高品質發展基地(以下簡稱“國貿基地”),旨在進一步提升中國出口農企實力,增強中國農産品國際競争力。多家被認定為國貿基地的水産企業此次相約青島,借助漁博會平台了解國際市場形勢,拓展國際市場管道。
已經連續參加過14屆漁博會的廣西金海盈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出口斑點叉尾鮰魚、羅非魚和金鲳魚,擁有全球最佳水産養殖規範4星等諸多認證。公司營銷中心營銷總監鄭新秀說:“我們的鮰魚産品對美出口量在行業内排名前三,美國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對金海盈的産品都非常認可,特别是對我們在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評價很高。”
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以遠洋漁業為核心,集水産加工、進出口貿易、國内銷售于一體,自有船隊,常年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作業,每年捕撈各類鮪魚和鱿魚超過6萬噸。公司商品部經理陳方羽認為:“我們的優勢是穩定的上遊自捕貨源和成熟的工廠加工,在浙江省舟山市投資的綜合加工園區,一期280畝将于2023年投産,在全亞洲屬于最大規模的加工基地之一。”
“我們主要依靠‘兩條魚’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一條是大黃魚、一條是蒲燒鳗魚。目前我們這‘兩條魚’已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世界真正了解我們福建甯德地區的特産大黃魚和甯德首家濃香四溢的蒲燒鳗魚。”甯德市金盛水産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蔡海英說。
蓬萊彙洋食品有限公司最初是以外貿為主的企業,2008年起開拓國内市場,外貿積累的豐富經驗為企業發展國内市場打下良好基礎,品質保證增加了消費者的信心,旗下京魯遠洋品牌産品在國内流通管道、知名連鎖餐飲、商超便利店和電商網絡等已全面鋪開。公司常務副總張世廣說:“我們目前合作的日本客戶都是比較大的商社和水産界專精企業,有的自建廠起保持了長達20年的穩定合作關系;自捕秋刀魚每年産量約占中國大陸的1/3,主要出口俄羅斯。”
“恒興作為國内最早出口水産品的企業之一,漁博會是每年必須參加的展會。”對于廣東恒興水産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國際貿易中心總監華海燕來說,漁博會不僅是展示平台,更是相聚之地。她提到,“公司30年來重視上遊資源,已形成‘六魚兩蝦’的全産業鍊布局,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貿易中優勢顯著。未來将進一步擴大主産品銷售,同時加強産品研發和品牌打造,深度推廣以‘恒興食品’為主品牌的預制菜品及休閑類食品,加強東南亞、中東等市場的深耕,圍繞深加工産品進行多管道布局。”
專家學者探讨漁業發展
漁博會期間,2021全球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第四屆絲路國家水産養殖國際論壇、中國水産品出口推介會、水産品國際貿易高品質發展專題教育訓練等系列活動同期舉辦,與會嘉賓就推動全球漁業可持續發展和保障全球食物安全建言獻策,展開漁業貿易對話。
“通過應用數字系統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高新技術,漁業不僅可以生産動物蛋白,還可以生産功能性食品、藥品、必需品、日用品、纖維、燃料等原料。我非常确信,漁業幾乎可以幫助人類生産所需的每一種商品。”印度尼西亞民主鬥争黨副主席、前海洋事務與漁業部部長、水産養殖協會會長羅克明說,“為了在可持續的基礎上促進世界漁業發展,開放共享資源,我們必須團結合作,讓政府、私營部門、行政當局和協會等社會各界參與進來。”
山東省位于東部沿海黃河下遊,陸域面積與海洋面積幾乎相當,擁有中國1/6的海岸線。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張積軍表示:“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漁業發展,立足大糧食理念,大力實施海上糧倉建設,推動漁業高品質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聚焦水産養殖業綠色發展、優化拓展養殖空間、加強漁業種質資源保護。推動遠洋漁業轉型更新,實施漁業走出去戰略,降低近海捕撈強度,探索新遠海養殖、拓展遠洋捕撈。全省擁有遠洋漁業企業43家,遠洋漁船540艘,去年實作遠洋捕撈産量38.5萬噸,産值55.5億元。”
“2020年中國水産品總産量6549萬噸,連續32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漁業發展和水産品總量的持續增長得益于水産養殖業的進步。2020年中國水産養殖産量5224萬噸,占世界水産品養殖總量的70%。”國家海水魚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關長濤對我國水産養殖業所取得的成就和進步深感自豪,提出要對标全球漁業可持續發展和中國農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總體目标和任務,以産業需求為導向,加強前沿基礎和技術創新引領,研發推廣新技術、新設施、新模式,推動漁業加速轉型更新。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表示,漁業和水産養殖業的蓬勃發展為支援全球糧食安全和糧食轉型提供了有利契機。作為聯合國系統内的農業專門機構,糧農組織願意一如既往與各國政府、漁業機構等衆多夥伴通力合作,共同塑造全球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記者:宮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