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發表于本周六《金融投資報》7版技巧專欄,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蘇渝
近期,融通、九泰、創金合信基金三家公募旗下的新基金釋出“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三隻基金同一天宣布發行失敗,截至10月31日,今年募集失敗的基金數量達到32隻(本文發稿時人保資産11月4日釋出公告稱,旗下人保利淳債券型基金的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創下了曆年的最高紀錄。相比于此前新發基金“日光基”頻出、認購秒光的場景,可謂天壤之别。為何現在基金發行出現了如此慘淡?
基金音同“基鲸” ,如果我們把股市喻為股海,那麼,基金們就是股海裡的巨無霸大鲸。
最近看電視,看到了鲸魚集體遊向淺灘集體自殺的悲狀鏡頭,俺突發其想:那些手握着巨資,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基金經理緣和偏離市場認知,像鲸魚集體自殺一樣,誤把淺灘當成了大海。鲸魚集體自殺的原因,是因為鲸魚并不是靠它的眼睛辨識方向的,這一點同海豚相似。鲸魚的眼睛與它的碩壯的身軀是極不相稱的,眼睛隻有一個藍球那樣大,且一般隻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體,視力極度退化。鲸魚是靠一種天生的高靈敏度的回聲測距本領來測物、覓食和導航。它們發射出的超音波頻率範圍極廣,這種超音波遇到障礙後會立即反射回來,形成回聲。鲸魚就根據這種超音波的往返時間來準确地判斷自己與障礙物的距離,定位非常準确,誤差一般很小。有一年,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發生了一群魯莽的逆戟鲸在洛捷赫特基海灘集體擱淺的事件,動物學家發現鲸魚的内耳中有許多圓形的昆蟲。研究人員是以認為,耳内寄生蟲破壞了鲸魚的回聲定位系統,可能是導緻鲸魚不能正确收聽回聲而擱淺犯了緻命錯誤的禍首。
基金是中國證券市場最大的重量級巨鲸,而那些嘴上無毛,學曆很高卻食洋不化經理們是不是因為耳朵裡進了一些“小蟲”,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進而做出了集體無意識的行為。比如:習慣了抱團某些股價及市盈率都非常高的股票,而缺乏自己的投顧隊伍及調研團隊。一旦那些抱團股因業績下滑或其他原因出現“閃崩”連續下跌,就不僅會要了基金經理的命,而且給基金持有人帶來巨大虧損。
其實,造成基金發行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金募集失敗主要有産品缺乏創新,有基金經理感歎:投資标的難找,難于上青天!從基金公司角度來說,好的産品設計可能會産生爆款基金,但創新的難度又很大,多數隻能發正常性的産品;加之,基金公司都需要拿到基金批文後6個月内發行,如果基金與行情不比對或産品管道不給力,确實容易募集失敗。其次,基金産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單一賽道往往有多家基金公司同時布局。進而不斷擡高股價,加大了風險,而使安全邊際失控。再次,因為錢是基民的,盈虧都不影響其提取管理費。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基金抱團的高價股出現了大幅回撤,是想為日後專戶理材客戶能吃到更便宜的籌碼,殊不知其短視行為最終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損失的則是他們個人的誠信,當然也包括基民對他們的信任。
然而,不僅僅是基金發行遇到瓶頸,還有不少基金出現清盤的現象。
資料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華夏中小企業100etf聯接基金、華安滬深300行業中性低波動etf等16隻指數基金陸續清盤。其中,有6隻基金由于觸發合同終止條款清盤,有10隻基金由于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清盤。
以華夏中小企業100etf聯接為例,釋出公告顯示,該基金自2018年9月10日起生效,至2021年9月10日将屆滿三年。根據有關規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後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産規模低于2億元,則基金合同自動終止,同時不得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延續基金合同期限。2021年9月10日若該基金的基金資産淨值低于2億元,該基金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etf基金的規模出現下降,或将面臨清盤的風險。資料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共有194隻etf基金的規模不足2億元。其中,已有61隻etf基金的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若加上指數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基金還有更多。
2021年11月2日,據中國基金報道:基金業限期整改:基金重磅新規來了, 影響萬億巨資。管理型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與非管理型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是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的兩種形态,均應當遵守《基金法》《關于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基金投資顧業務資格管理、行為規範等有關要求。
同時,監管部門表示:基金業永遠要堅持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這也在提醒公募基金,不能損害廣大基民利益,否則,公募基金發行失敗會成為常态,公募基金就可能成為集體擱淺的“公墓基鲸”。
(以上個股分析隻作參考,不作買入依據。買者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蘇渝進階投資顧問注冊編号(a0730620080005) 所屬證券咨詢機構編号(zx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