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禮縣:黑夜裡永不熄滅的光

禮縣:黑夜裡永不熄滅的光

面對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挑戰,禮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主動作為、迅速響應,積極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深化鞏固黨史教育成效,進一步推進“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在疫情防控中踐行初心使命,以“逆行者”的姿态始終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全縣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關鍵時刻,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在全省開始進入戰備狀态時,禮縣全體黨員幹部沖在一線,沒有一個人退縮,而一線在哪裡?在聯系群衆的最基層,在處理問題的最前沿。置身蘭倉大地,到處都能看見黨旗在防控疫情鬥争的第一線高高飄揚。

黨旗高揚,誓言無聲。

“這段時間我跟同僚輪流在順鑫小區防疫監測點值班,要確定登記好本小區每個流動人口以及來禮返禮人員的資訊。”禮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副隊長越菊蘭說道,“每個同僚都要在這裡值班,確定小區門口24小時都有人在。”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疫情發生後,禮縣把疫情防控一線作為淬煉黨員的大熔爐、鑒别考察黨員的試金石。全縣各級黨員幹部積極投身一線,一個個暖心故事和感人瞬間在這方山水間不斷上演。

“6點上班,淩晨12點下班,12個小時都要在高速路口為來往車輛的司機做核酸檢測......”如此緊促的工作節奏,實在令人喘不過氣來,而面對永興鎮衛生院從業人員謝雨露來說,這是她在十天高速禮縣出口每天工作的真實寫照。

禮縣第一人民醫院的從業人員張曦也是以奔跑的姿态,防控疫情。“請您帶好口罩,展示行程碼,再用身份證刷開門禁。”每天,張曦和他的同僚們都要穿着防護服,在醫院門口對進出的人員一一提醒。

“6個小時換一班人員值班,而且每一次換班我們都需要穿新的防護服,同時也為了能及時監測到黃碼或紅碼人員,我們這六個小時都會一直站在醫院門口,寸步不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黨員幹部不斷适應“指導員”“戰鬥員”“資訊員”“勸導員”等多重角色,廢寝忘食,無怨無悔,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這裡是禮縣的第一道防線,而背後就是千千萬禮縣人民,我們必須要守好這裡,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在十天高速禮縣出口疫情防控點上,禮縣交通運輸局綜合執法大隊隊長楊立平正在和所有駐守在這裡的同僚們仔細排查來往車輛,登記資訊。這裡是禮縣最重要的防控點,公安交警、醫生、黨員幹部們都要24小時全天候值班,認真做好檢測和登記,確定“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做表率。

黨有号召,團有行動。今年寒秋裡最亮眼的一抹顔色必然是中國紅。共青團禮縣委員會的青年志願者們紛紛穿上紅馬甲,走上街頭,勸導市民自覺戴口罩;紮在社群,幫助社群從業人員登記好來往人員資訊,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切實踐行“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初心使命。

“我從5點就來這裡值班了,還來不及吃晚飯,但也沒有關系,值完班我回家再吃,媽媽給我留了飯的。”已經是晚上的十點多了,共青團禮縣委員會的志願者趙思還在小區門口的帳篷裡整理着資訊登記表。“要說辛苦,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從業人員遠比我們辛苦的多。既然穿上了志願者的紅馬甲,那就是要為群衆服務的,這些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穿着紅馬甲志願者的身影,這其中不乏“00後”,他們懷着一顆炙熱的心戰鬥在防疫第一線,用青春熱血築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

黨旗飄揚的地方,就有力量和希望。

夜晚,閃爍着光亮的并不是街角的霓虹,而是一輛輛疫情聯防聯控宣傳車,它們一次次駛過城區的主幹道,循環播放着防控疫情的相關資訊。

深夜,溫暖的不僅是千家萬戶相聚的時刻,也是在一個個疫情防控一線的帳篷裡亮起的一盞盞驅散寒冷的燈。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戰鬥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紅色的旗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勢,禮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抓早動快、履職盡責,以更嚴的措施、更實的作風、更足的保障織密築牢疫情防控網,堅決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并做好支援工作,展現“戰疫一線黨旗紅,我為群衆辦實事”,全力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

通訊員 蔺淇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