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作者:纖纖素心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冬天來了,又到了吃大白菜的季節。大白菜是整個冬天的主打菜品,即使是在這個物質生活日漸豐富的時代,大小超市裡随時都能買來一年四季的菜蔬,但冬天裡的大白菜,卻是最親民的,因而也最受人們的青睐。   大白菜,北方裡最平常、最普通的蔬菜,充盈了兒時滿滿的記憶。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農諺裡有“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的說法,講的就是每年小雪時節,正是大白菜成熟收獲的季節,如果此時還沒有把菜砍下來、運回去,再存起來,等氣溫驟降,上了大凍,大白菜就會爛到地裡了。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每年的小雪節氣之前,生産隊長都會把全隊的社員們召集到菜地裡來,分白菜。白菜是按人頭分的,不管年齡大小,也不論勞動能力強弱,隻要有一張能吃飯的嘴,就算一口人,平均配置設定。一人多少棵菜,也要看這一年生産隊菜地的面積和産量,一般情況下,每人四五十棵總還是有的,因而,一般的人家,每年分到二三百棵大白菜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配置設定起來也簡單。社員們一家派出一個代表,先在地頭抓阄,排序;然後,生産隊長手裡拿着一根樹枝,帶着會計和一名壯漢,按照順序,現點現砍。會計報上人家、幾口人和白菜的棵數;隊長順着田壟,用樹枝子左右點菜,嘴裡報着數目一、二、三、四……;壯漢手持一柄鋒利的鐵鍁,左右開弓,手起鏟落,白菜應聲倒地,幹淨利落。——那陣勢,令人頓起劉蘭芳評書《嶽飛傳》裡,沖入敵陣的嶽家小将“乞哧咔嚓,砍瓜切菜”一般的遐想。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一個生産隊,十幾畝幾十畝的菜地,十幾萬幾十萬棵大白菜,就像“一千個人眼裡的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各個不同,絕對的平均配置設定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時候隻能靠事先抓阄的運氣,輪上啥樣就是啥樣,自認幸運或倒黴;當然,生産隊長也會一碗水端平了,盡量搭配着來,實在看不過眼的就忽略不計,或者多算一棵兩棵算是補償,一般情況下,就隻能聽天由命了。人們也大都一邊埋怨着或者慶幸着自己抓阄的手氣,一邊把大白菜聚攏、裝車,滿載着收獲的喜悅,鬧鬧嚷嚷運回家去。   那時候的白菜個頭兒大,每一棵足有二三十斤重,運到家裡北牆根上,垛起菜垛子來,也往往高過了人頭。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兒時的記憶裡,冬儲大白菜也是一項大工程。大白菜很多,每家都有幾百棵,垛起垛來怕凍,也怕風幹,還要提防着家禽家畜以及老鼠家族的糟蹋,于是,人們就想到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辦法:挖菜窖。那時候家家都有菜窖,在村邊閑置的野地裡。在上凍之前,人們挖一個矩形的土坑,兩尺來深,長短寬窄因白菜的數量而定,然後把大白菜豎起來,一棵一棵碼放好,其上覆以玉米稭、麥草,再用浮土蓋頂,這就是最簡易的菜窖了。這菜窖簡易卻很實用,埋藏可以保溫,土壤可以保濕,需要食用時,把浮土和柴草扒開就可以了。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隻是,隻是那時的白菜并沒有回憶這般甘甜:一日三餐頓頓白菜,即使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就隻是想一想,你恐怕也會厭了、膩了、怕了吧?莫岐先生的雙簧“一碟子腌白菜,一碟子腌白菜”正是那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雖然說分回來的白菜不少,但是要滿足一家人一個冬天和半個春天的菜食,卻還是需要一位懂盤算會料理的家庭主婦精打細算的。——大白菜是普通農家過冬的依靠。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在母親的眼裡,這大白菜渾身都可食用。白嫩嫩的綠葉、水靈靈的白幫自不必說,炒菜、熬菜、調餃子餡都是上好的食材,即使是最外層的大青幫子吧,也一律用麻繩串起來,挂在南牆根陰涼處風幹,待來年春上,青黃不接的時候,做成幹菜餡的棒子面窩窩。白菜疙瘩,那個密密實實地聚集着白菜幫子的地方,洗淨了,用大鹽粒子腌成鹹菜,味道要比腌蘿蔔好吃得多。白菜根也不會丢棄,要放在牆角陰涼處,湊夠五六枚,熬成熱湯,一家人趁熱喝了,還可以預防流感。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于是,每天的早餐是窩頭、腌白菜疙瘩,午飯是窩頭、白菜湯,到了晚上,終于可以炒一個菜吃了,也是素炒白菜。母親是地道地道的農婦,大字不識一籮筐,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對一家人的飯食向來粗線條,隻知道省吃儉用艱難度日,卻不懂得“食不厭精,脍不厭細”。腌白菜疙瘩從鹹菜缸裡撈出來,直接就擺上餐桌,切都不切上一刀;白菜湯是絕對的清水煮白菜,一點油腥都不見;晚飯的炒白菜算是盡力了,也頂多是擱幾滴棉籽油炝鍋,炒熟了再瀝幾滴醬油,改一改青澀味兒罷了,倘能用熬制的腥油(豬油、大油)炒了,再切上一方豆腐塊兒,佐以蔥花、蒜瓣、花椒,那便是難得的美味,過節或者待客才會有。因而,在我的内心,抑或是腸胃裡,是相當抵觸大白菜的,以至于每天中午甯願喝白開水,也不要吃那難以下咽的白菜湯。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現在想來,這些年每到山裡旅行時,都會惦記着“農家樂”的那碗柴火大鍋菜,那多半是對年節,或者是紅白喜事裡才會吃到的大鍋熬菜的追尋。——大鍋菜裡有肉,大片的,肥肉,香!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在農村,無論誰家的紅事白事都是大事,統統謂之“過事”。過事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請客或招待幫忙的親戚朋友、鄉裡鄉親,最簡便也是最實用的,就是熬上一鍋大鍋菜。鍋是鑄鐵的大鍋,菜自然就是這大白菜。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在過事的人家院子裡臨時起竈,土坯、磚頭、泥巴就地取材;竈頭為前後兩口鍋,一大一小,大的熬菜,小的熱水、煨鹵子;竈頭搭起來不待晾幹,直接燒柴火,邊燒邊烤幹;柴火要玉米稭、玉米軸、棉花柴或者幹樹枝子、爛劈柴,看需要而控制火頭的大小強弱。通常情況下,熬一鍋需要五六棵大白菜,而且,還可以看人來得多少随時續菜,再配上白豆腐、炸豆腐、寬粉條、海帶絲,尤其是新鮮的帶皮豬肉先煮一下了,切成一分厚、八分寬的肉片子,用大火燒開,再小火慢炖,然後再微火熬,從早上六七點,一直熬到中午時分。豬肉的油脂全都被熬出來,大片的豬肉便沒了精魂,酥爛香糯,入口即化;白菜、豆腐、粉條、海帶融合了豬肉的香脂,滑潤可人,濃香四溢。鹵子出自大師傅之手,也是豬肉調制的,精肉碎丁,配以八角、香葉、桂皮等香料,冰糖上色,色澤紅紫,香味濃郁。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出鍋了,打開鍋蓋,熱氣蒸騰,一大鍋菜“咕嘟咕嘟”冒着泡泡,香味已向碌碌饑腸通風報信了。盛菜的是小夥計,執大勺子,從大鍋裡盛一勺熬菜,滴裡嘟噜地倒進白瓷大碗,剛好滿碗;大師傅擎小勺,打小鍋裡舀半勺鹵子,澆作湯頭。于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大鍋菜,就可以端上餐桌了。——吃一口饅頭,就一口熬菜,那可是人間最好的美味了!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隻是這種美味并不常有,自家煤火爐子上的熬白菜卻是家常便飯,隻不過,要比人家的大鍋菜遜色得多了,即使是過年過節有肉了,那色香味也很難企及。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年節裡的菜肴也是大白菜唱主角。家鄉過年的習俗,每一天的正餐都有固定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大年三十中午一頓熬菜,年夜飯和大年初一必是餃子,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又是熬菜”。初二的面條鹵子不好說,但餃子與熬菜都離不開大白菜。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每年三十下午,我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剁餡子。豬肉要剁,大白菜要剁,你也盡管聽去,“哒哒哒哒”家家戶戶都在剁。經過一個冬天的貯藏,大白菜的青幫依次脫落,沒有了一絲綠意,隻留下白幫嫩葉,白嫩嫩,脆生生,甜津津,你随便扯下一塊擱在嘴裡,脆甜可人,沒有了一絲青澀味,若是蘸點西瓜豆瓣醬,卷進烙餅大蔥,一頓飯也就解決了。那是大白菜最精華的部分,通身白白嫩嫩,是名副其實的白菜了。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此時的大白菜不僅色澤漂亮,味道也很鮮美,而且營養也最豐富。記得魯迅先生在闡釋“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時說道:“白菜運到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裡,尊為‘膠菜’”。我想,這“膠菜”的說法一是标明産地——山東膠州,再就是強調其營養價值——如阿膠一般。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一條歇後語說:“大年初一的餃子——都一樣。”其實,那餃子餡兒也大都一樣——豬肉白菜。我一直認為,白菜與豬肉那是絕配,就像牛羊肉适宜配洋芋蘿蔔一樣。大年初一的餃子跟平日裡當然要有所不同,因為肉要當家,要一口一個肉丸兒的那種,倘若隻是單純的豬肉,未免太膩了,誰也吃不下幾個,但稍微配上些白菜,餃子就會少了許多油膩,吃起來就更加可口了。後來,也不知道是哪個的發明,往餃子餡裡加上些許韭菜,最好是韭黃,隻一點點,隻要那個味兒,那樣的餃子,鮮美無比!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今年春節,“新冠”疫情來襲,大家都慌慌着囤些食物,看看地下室還有冰箱裡的幾棵大白菜,我的内心也就踏實了許多。——有大白菜吃,足夠了!囤菜,過去叫冬儲大白菜,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也是一段真實的生活。遠的不說,就在前幾年,我們小區的草地上,還有人挖坑囤白菜、大蔥;就是今天,地下室、樓道裡,也有一些上了歲數的人把白菜大蔥晾在那裡,——他們已經習慣了冬天囤菜的生活。

冬天的回憶裡,是否也有大白菜?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知道白樂天當年飲酒的小菜裡是否會有大白菜,反正,每年冬天下雪的夜晚,我總會約上幾位兄弟,涮一次火鍋,新鮮的蔬菜裡,必不可少的定然是一份大白菜!

來自朋友投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