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衆多省份中,四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省份,這個特殊主要展現在它下面的一個城市,就是自貢市。自貢是一座非常神奇的城市,它的魔力來自一個稱号,這個稱号和一種早已滅絕的動物。恐龍很久以前就在這裡誕生了,是以自貢市有一個稱号——恐龍城,從這裡可以看到這座城市悠久的曆史。正是因為自貢市"恐龍之國"的稱号,才被命名為國家曆史名城。

四川自貢是中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産地。這個侏羅紀(1.35億年-2.1億年前)的陸相形成相當發達,恐龍化石都埋藏在侏羅紀早期和中期的陸地層,而這一時期的恐龍化石是世界恐龍研究的薄弱環節,是以自貢恐龍化石為世界研究恐龍的進化論, 提供豐富的關鍵原材料。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市東北郊大山埔恐龍化石發掘場距自貢市11公裡。它是繼秦始皇的兵馬俑坑之後,中國另一個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一期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有三段建築,綠地和附屬建築。主樓有化石墓葬廳、中央廳、化石裝置展廳、報告廳和恐龍生态環境廳。恐龍墓地有1900平方米,可以看到各種恐龍骨骼交織在一起,分布在近水準延伸的砂岩層,是巨大的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置館中,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與多具恐龍修複骨架組合而成,(大山包出土了各種恐龍及随附的生物化石數百種,形成了完整的"恐龍動物群"。這些包括三個屬,11和15種,包括陸生,水生,兩栖動物和空中飛行的古代脊椎動物;最珍貴的,世界上最早的侏羅紀中期劍龍和有史以來第一隻翼龍填補了恐龍進化史上的空白。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博物館與世界上美國國家恐龍園、加拿大恐龍園并列,被譽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大山袍。
大山蒲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四川省自貢市東北約11公裡處的大山堡鎮附近,是1.6億年前豐富的中侏羅紀恐龍等脊椎動物化石遺址,是中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墓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化石墓地之一。該遺址于1972年首次被發現,并于1977年首次挖掘,以獲得更完整的蜥腳恐龍骨骼,由于基礎設施建設化石,該恐龍在1979年嚴重暴露。從1979年到1984年,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清理和挖掘,在約2800平方米的範圍内獲得了200多隻恐龍和其他脊椎動物的數萬個化石骨标本。據估計,整個化石群埋藏在17000平方米左右,化石骨骼10萬多塊,被譽為"恐龍墓地"。20世紀80年代中期,該遺址與中國第一個大型恐龍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一起建成。
大山堡恐龍化石群遺址具有化石收藏量大、品類齊全、埋藏儲存集中等特點。作為一種罕見的自然和曆史遺産,它所生産的化石不僅具有科普教育和旅遊的重要價值,而且填補了恐龍進化史上早至中侏羅紀恐龍化石材料的空白,對于研究恐龍及其相關古代動物的系統進化、生理特征和生存環境具有很大的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