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聯儲Taper後利空即将出盡?黃金需求上揚 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中原標準時間11月4日淩晨兩點,美聯儲公布11月利率決議,taper(縮減購債計劃)如期而至,成為影響金融市場走向的重要事件。從國内市場看,美聯儲taper如期落地,對國内黃金市場金價走勢又有何種影響?

在三季度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背景下,黃金再次受到青睐,成為投資者的有效風險對沖工具。中國黃金協會(以下簡稱“中金協”)近日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三季度,國内黃金生産消費進一步分化,在多因素支撐下,黃金需求整體呈現上揚态勢。

世界黃金協會表示,金飾迎來消費旺季,對四季度國内黃金消費持謹慎樂觀态度;從投資端來看,中國經濟在短期沖擊消退和相應政策實施後,将恢複穩定增長,但就目前而言,國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黃金抗風險屬性持續顯現,預計一段時間内國内黃金投資需求仍保持增勢。

對于未來的金價走勢,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黃金價格短期仍将延續震蕩回調态勢;中長期來看,美聯儲縮債靴子落地,黃金價格有望利空出盡,在全球超低利率趨勢難以改變、地緣政治、機構資金擴張及對沖權益風險需求增加以及央行購金規模提升等因素的影響下,金價仍有支撐。

黃金生産消費分化加劇

三季度以來,國内外風險挑戰增多: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恢複勢頭有所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作;國内部分地區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沖擊;同時,在國内能耗雙控政策背景下,經濟轉型調整壓力有所顯現。

在錯綜複雜的經濟背景下,國内黃金市場産能變化受到關注。中金協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共生産黃金315.48噸,同比下降6.53%。其中,國内原料黃金産量為236.75噸,與2020年同期相比減産26.18噸,同比下降9.96%;另有進口原料産金78.73噸,同比上升5.56%。

早在去年二季度,随着複工複産穩步推進,國内黃金生産已全面恢複正常,2021年,山東省内非煤礦山自2月開始停産進行安全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落實整改措施,暫時影響了第一産金大省——山東的産量,這也是導緻國内前三季度黃金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與此同時,國内大型黃金企業(集團)充分發揮海外優質礦山資源優勢,努力增産,前三季度,紫金礦業、山東黃金等企業境外礦山實作礦産金産量26.90噸,同比上升30.64%。

與生産遇冷的情況截然不同,國内黃金消費需求持續攀升。中金協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813.59噸,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48.44%。其中,黃金首飾529.06噸,同比增長54.21%。僅三季度,在促消費政策以及七夕、中秋節消費等因素帶動下,黃金首飾消費複蘇勢頭迅猛,國内金飾需求達到180.5噸,同比增長33.5%。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表示,中國金飾需求出現顯著的同比上升,基本恢複到疫情前水準。同比高增長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另一方面,金價下跌以及更多新品類的普及也促進了增長。

這一論點從上市金企釋出的三季報中可見一斑。以9月9日剛剛正式登陸a股市場的菜百股份為例,公司三季報顯示,菜百股份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在金價回調背景下,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33.45%。

金條和金币銷售表現也呈現強勁态勢。資料顯示,前三季度,金條及金币銷售214.13噸,同比增長50.25%,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29.11%。

在王立新看來,除國内經濟增長出現波動引發投資者的保值避險需求外,随着紙黃金交易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部分黃金合約個人交易代理業務的逐漸退出,國内商業銀行黃金業務銷售重點出現轉移,投資者也利用金價調整機會逢低買入。

黃金投資價值持續凸顯

三季度以來,較低的金價和疲軟的股票市場增強了黃金etf對中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使得第三季度中國黃金etf持倉流入3.82噸。中金協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國内黃金etf增持11.04噸,截至9月末,國内黃金etf持有量約71.95噸。

事實上,不僅僅是etf,随着中國的公募基金中基金(fof)市場迅速擴張,黃金憑借自身“商品+貨币”的雙重屬性,在不同時期都保持着需求的穩定性,正在被中國的公募fof更廣泛地接納,成為fof戰略配置資産。

世界黃金協會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市場共有27隻fof配置了黃金etf,占據已公布持倉的公募fof産品總數的20%。“黃金具有調節投資組合對宏觀因子的暴露度和敏感度的戰略作用。”在一位國内fof基金經理看來,分散投資組合風險、抵禦通脹并貢獻超額收益、對沖宏觀風險等正是其配置黃金的主要理由。

富國基金多元資産投資部基金經理張子炎表示,對于fof基金的資産配置而言,提高對于通脹因子的關注度非常重要,而黃金正是調節投資組合對于通脹因素敏感度的重要工具。綜合黃金定價的幾個因素考慮,在低實際利率、通脹上行、流動性泛濫帶來的貨币信用風險上升的環境下,黃金的配置價值也将得到展現。未來黃金在中國公募fof投資組合中的戰略性意義将進一步鞏固。

“展望未來,經濟增長放緩及相關不确定性可能起到支援中國黃金投資需求的作用。”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研究經理賈舒暢表示,在限電以及疫情多點散發的前提下,9月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49.6,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跌至50以下,gdp的增速也有所放緩;ppi持續飙升,而近期零售銷售同比增長走弱。在供給側受到限制,需求端面臨挑戰且通脹壓力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國内的“類滞脹”壓力正在累積,黃金投資價值持續顯現。

短期金價延續震蕩态勢

2021年前三季度,随着全球疫情總體趨緩,以及全球經濟複蘇,黃金價格震蕩回調。資料顯示,截至9月末,倫敦現貨黃金定盤價為1742.80美元/盎司,較年初下降10.31%;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黃金9月底收于362.14元/克,較年初下降8.89%。

與此同時,國内黃金期現貨交易量持續下降。中金協資料顯示,前三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2.63萬噸,同比下降46.86%,成交額同比下降47.73%;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7.26萬噸,同比下降12.22%,成交額同比下降18.56%。

中原標準時間11月4日淩晨兩點,美聯儲公布11月貨币政策委員會決議,在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在零至0.25%之間不變的情況下,如市場預期正式啟動taper程序,将每月減少150億美元資産購買規模,并視情況調整購債速度。

從美聯儲決議聲明來看,其對經濟和政策的表述基本符合預期。決議公布後,現貨金價短線沖高回落。短期來看,美聯儲貨币政策轉向,分析人士表示,預計金價仍将處于震蕩階段,美國強勁的經濟資料以及股市連日創新高對金價多頭形成打擊,但美元疲軟繼續支撐金價。

華創證券分析師王保慶表示,流動性拐點尚未到來,通脹預計将處于高位,“類滞漲”背景下,黃金價格将維持高位震蕩。

長期來看,業内人士普遍認為,金價走勢仍有支撐。民生加銀基金資産配置總監蘇辛表示,經濟不均衡複蘇等原因,會讓主要發達國家的實際利率長期停留在負值區間,同時通脹走高和美元指數趨弱等因素對金價表現也有利。

王保慶表示,美元指數預計将維持弱勢,同時,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通脹預期上行,實際利率低位運作支撐黃金價格,而黃金etf持倉也從側面印證了黃金資産配置價值。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