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作者:王羽實體

通常聯考複習分為三輪,其中一輪最重要。

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夯實一輪考點中的每個細節。

随着進度,更多人隻是走馬觀花。

是以他們總感覺自己一輪學的不紮實,在強迫症驅使下,仍反複在小細節中花耗大量精力,在一輪中走出不來。

反映在平時複習,要麼摁着專題死啃,要麼糾結在某個章節中出不來。

缺少對聯考完整的認知,僅能習慣于片面的知識點。這樣下去,肯定考不出分來。

在正常的、體制内的教學形态裡,每個學校也都有二輪複習,就是做卷子。

不停的做,每天都做,試卷如雪片一般,每天都在教室裡嘩啦啦的下。

但這也并沒有什麼用,因為對于老師來說,這樣反而讓備課更簡單——隻需要每天講題,練題,不用總結,也不用分析深層的考點。

這無非是一輪的重複,而且比一輪還要粗的多。

我見過很多學校的老師就是這麼複習。

這很不負責!

其實90%的學生一輪學的也不咋地,在如上的一輪plus版的“二輪”加持下,更多學生始亂終棄,越學越懵,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複習。

一輪都學的零零碎碎,何況這樣的二輪複習!

本來就在“一輪”的時候很多細節沒搞懂,現在二輪的綜合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反複紮到了自己空白的知識盲區中,這讓時間緊迫的考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是繼續做專題?還是刷套卷?

是強迫自己把每個專題都徹底搞懂?

還是囫囵吞棗的跟着老師進度往下走?

都搞懂怕是沒這麼多時間,跟着走又覺得聽不懂更沒意義。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無數的學生都來找我,從言語中可以看到他們的焦慮,是以我幫大家梳理如下:

1、學了就忘很正常,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不複習,通常三天後隻記得當初的15%。

2、是以要通過螺旋式上升的複習方法,牢牢的掌握考點。這也是為何分三輪複習的根因。

正确的三輪複習方案如下

一輪:分專題+做真題+知識清單

二輪:實戰+套卷+科學排兵布陣

三輪:演練+微調+仿真考場

各位考生應該根據此及時糾偏,撥亂反正。

3、通過反複在不同高度的視角看同類問題,也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這也就是為何把三輪複習稱之為“螺旋式上升”的原因了。

随着每一輪複習的加深,對于原先沒有搞懂的點,會在後面的複習中搞懂。

比如對一輪中的“雙棒”的運動行為不了解,有可能會在二輪的“彈簧”動力學問題中反思明白。知識會随着積累而自動遷移領悟的。

但前提,你得積累夠才行。很多考生經常對一個問題死磕,卻不知,你現在還沒有如此的思維能力去領略這類題目。

是以,遇到不會的,先跳過,先都整體過一遍再說。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那怎麼實戰?要通過套卷去演練!

如果把聯考這當成一場戰争,那麼一輪便是儲備物資和人力,二輪則是實戰排兵布陣。

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比如學校老師。

他們總把二輪當一輪來複習,仍然按照章節進行複習。

那就會讓學生認知問題的視角,一直停留在一輪層面。

我舉個例子,聯考猶如兩軍對壘:一輪學好的,手裡便是精兵強将;學的不好的,則是一群老弱病殘。

但,即便是老弱病殘,也得要按照科學的兵法布陣,比如布個燕尾陣,兩側尖刀營帶弓箭手什麼的,否則的話,上了戰場是一盤散沙,敵方一沖,自己馬上就潰不成軍了。

我想類比的是:即便一輪沒學好,也得要知道如何實戰。

這樣才會上了考場知道自己手裡有什麼——獨立方程+選項排除法+實驗步驟分等。就算一輪學的不咋地,也得像模像樣的在試卷上作答,至少讓閱卷老師看上去,你像是一個高手。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這便是二輪的重要性,它決定着閱卷老師對你的第一印象。

有些考生,遇到自己不會的題,尤其是計算題,就開始瞎寫。

東扯一個公式,西謅一個定理。

卷面上亂七八糟,又塗又劃,我要是給你閱卷,看到這種的,直接給零分,壓根不會認真看。

可你有沒有想過,就算是不會做的題,聽了我二輪複習,也能讓你白得幾分。

答題是有模闆和套路的。這些我都研究了十幾年了。

一、分成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分類講解,告訴你每種題型怎麼搶分

你們知道選擇題是怎麼出的嗎?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很多同學把選擇題當填空題來對待,這樣做就浪費了選項的價值!可是錯誤選項是怎麼捏造的?

如何通過“沖突選項”“同類選項”快速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遇到“四不靠選項”又應該如何快速找到核心選項,進而定位題目的解題點?

遇到不會的題又應該怎麼思考?

看到實驗題那麼長就煩,那有沒有針對實驗題的快速解題法?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實驗題怎麼讀題?

哪些是送分類的?怎麼通過對應關系找到某小問的原文題幹在哪裡?

實驗題的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有的實驗題畫的圖像你連看都看不懂?

怎麼用計算題答題模闆和獨立方程像個高手一樣作答?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遇到不會做的計算題,怎麼寫過程?

式子都能寫下來,能不能算出最終答案?

能不能像個高手一樣,寫的答題步驟有條不紊,層次清晰?

理科性思維方法提升

遇到完全沒有思路的題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從0-1開始解題?

考試的時候沒有老師,也沒有我站在你身邊給你一些提示,那自己怎麼獨立思考?

二、你們有沒有發現,高中實體這點東西,很多都是重複的。

有沒有感覺到,在天體實體中常出現的比值問題,在粒子運動,或者動力學中也經常考到。

差別就是對應的知識點不同,但是出題的思路都是一樣的。

你們有沒有聽過,“通過揣測出題人的意圖來解題”這句話?

我就是《超級全能生》考試的出題人,我知道實體題都是怎麼出的。

我會給你們從如下的出題核心中講解實體的解題方法。

1、估算法

2、內插補點比值法

3、獨立方程法

4、量綱法

5、實體中的數列過程

6、函數本質

7、空降結論資訊差

8、模組化思維

……

掌握了這些方法,就知道所有實體題都是怎麼出來的了,那麼反過來,就會知道應該如何解題。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三、這個時候,再重新看每個章節的綜合類專題,做好總複習

1、動力學綜合題型怎麼做,後續過程自探究類難題怎麼思考?

2、粒子在電場中運動,在磁場中運動,再梳理一遍。

3、導體棒複雜運動分析,棒多了怎麼處理,用功能還是用動量。

4、多物體碰撞類,多過程參與類的題目應該怎麼分析。……

以上用的都是最新的考題,比如21年聯考題(雖然都沒有公布完整),21年的模拟題——江南十校,河南九校,天一大聯考,湖南四省聯考等等等等,盡量都是挑選聯考類的題目,重新進行整理,然後論證我講的每節課的觀點。

2022年聯考實體二輪複習沖刺計劃壹:解決辦法——科學的認知學習規律貳:能否實作質的飛越,二輪是關鍵叁:是以二輪我們講什麼——按照題型講解

【學完二輪,你的成績會提高多少】

整理完自己的解題方法論;調整好自己面對一張試卷的時間及節奏;學會應試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從更高的角度看同樣的問題後

對于基礎一般,50分——直接到80以上

基礎一般:70分——直接到90分以上

基礎可以:80分——95分以上

我們一起沖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