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個年份,不僅包含兩個立春節氣,同時還會出現兩個四月,因為今年是閏四月。雖然閏月很常見,因為每隔19年便會出現一個閏月,但是閏在哪個月卻有很大的差別,比如今年為閏四月,在農村有“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提醒農民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會出現閏月,我們現在常用的記錄日期的曆法有兩種,一種是公曆,另一種則是農曆。很多人常常把農曆稱為陰曆,其實農曆和陰曆還是有差別的,因為農曆是在陰曆和陽曆結合在一起的記錄日期的曆法。根據陰曆的規定,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那麼一年12個月共有354天。陽曆則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為一年,運作一周的時間為平年365天、閏年366天。當陽曆和陰曆結合在一起後,便會每年向差10.88天,為了減少每年的差距,便出現了置閏法。
那麼閏月會出現在哪個月份呢?閏月的出現,是取決于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可以更準确的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置閏的月份是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時,便是閏月,因為今年四月是沒有中氣的,是以今年便是閏四月。
閏四月,吃樹葉的意思是,如果當年是閏四月的話,那麼今年的糧食收成會很不好,農民很有可能會靠着吃樹葉果腹度日。那麼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說,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好時節,但是對于以前的農民來說,每年的四月便是青黃不接的尴尬時期,此時家裡的存糧已經吃完,新栽種的作物還未成熟,是以每年的四月都是人們最煎熬的月份。
之是以會說閏四月吃樹葉,是因為如果當年有兩個四月的話,那麼農作物種植的時間就要比以往遲了一些,農作物種植的晚,自然收獲的時間也要晚很多,是以大家挨餓的日子要比以往長很多。人們将能吃的東西吃完以後,隻能靠吃樹葉來果腹。
農村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雖然現在時代在改變,農業機械也越來越發達,種植技術也越來越高,但是農村俗語依然對我們農村種植有很大的影響。今年是閏四月,雖然人們并不會像以前靠吃樹葉果腹,但是依然要注意天氣變化對農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