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癌症是一種改變人類嗅覺顔色的疾病,每年導緻近1000萬人死亡,并将整個人類世界籠罩在恐懼之中。

癌症一般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總稱,是指細胞異常增殖和對身體其他部位的攻擊,由控制細胞分裂和增殖機制的紊亂引起。人類已知有一百多種癌症。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釋出了《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該報告提供了185個國家和地區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等資料。

據估計,2018年全球有1810萬例新發癌症病例和960萬例死亡,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11.6%)和死亡率(18.4%),使其成為"癌症家族的頭号殺手"。

排除其他客觀因素,75歲以前所有人患癌症的累計風險為21.4%,死亡風險為17.7%。

但各國的癌症發病率各不相同,令人驚訝的是,發達國家的癌症發病率普遍高于開發中國家。

澳洲75歲之前的累積癌症發病率高達41.9%,紐西蘭為39.7%,美國為33.3%,發達歐洲一般超過30%。亞洲癌症發病率最高的是南韓,為29.8%,日本為24.6%,中國為20.6%。在幾乎所有國家,男性的癌症發病率都高于女性。

但這種癌症發病率隻是表面的,随着各國的檢測水準,發達國家的檢測水準較高,更多的癌症患者被診斷出來。

在癌症死亡率(死亡率/發病率)方面,發達國家低于開發中國家,澳洲隻有20%,紐西蘭為22%,美國為26%,日本為34%,中國為65%,亞洲和非洲國家為近90%。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發達國家癌症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主要是由于醫療水準高,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診斷出的癌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處于早期或中期,更容易治療。歸根結底,它與醫療水準和檢測能力有關。

在癌症如此嚴重的時候,網際網路上仍然充斥着關于癌症的錯誤資訊,這無疑會對一些癌症患者産生誤導和傷害。

在網際網路上經常看到這樣的文章,如"鲨魚一定不能癌"、"大象不能癌"、"動物不能癌"等等,這些文章打着"kop"的旗号,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益集團要求水軍寫營銷文章,一是沒有了解的低品質的自媒體寫的水文。前者很有害,要注意篩選,後者有權看的時候開玩笑。

大量研究證明,癌症不是人類的"排他性疾病",癌症或癌症幾乎可以在所有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甚至無脊椎動物和植物中發現。讓我們看一些例子。

鲨魚深受謠言影響,上世紀中葉,國外傳言"鲨魚絕不能癌",使大量鲨魚被捕殺,它們的軟骨被制成抗癌藥物,高價賣給癌症患者,為了經濟利益,危害無窮。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謠言直到本世紀才逐漸被推翻。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大白鲨下颌惡性良性腫瘤

2004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出版了《低等動物癌症目錄》(Cancer Directory of Lower Animals),該目錄記錄了軟骨魚中發現的42種惡性良性腫瘤,包括至少12種貫穿全身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和惡性良性腫瘤,甚至在鲨魚軟骨中也是如此。2013年,澳洲科學家在一條大白鲨的下颚發現了一個大惡性良性腫瘤,他們還在一隻短尾真鲨的頭部發現了一個惡性良性腫瘤。到2013年,科學家們已經在至少23種鲨魚身上發現了惡性良性腫瘤。

雖然惡性良性腫瘤不一定是癌症,但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現證明了它們患癌症的可能性,"鲨魚絕不能癌症"的言論是牢不可破的。

網上傳聞的另一種動物"沒有癌症" - 大象 - 實際上會患上癌症。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2015年,研究人員分析了644頭死象的屍體解剖,發現3%的人患有癌症,但大象的潛在癌細胞比人類高100倍,而且由于大象的抗癌基因,這一比例遠低于人類。P53是一個重要的抗癌基因,正常人體内隻有一個拷貝(2個等位基因),而非洲象的P53(40)有20個拷貝,亞洲象的P53(30-40)有15-20個拷貝,遠遠超過人類。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此外,海洋中的長壽哺乳動物具有類似的抗癌機制,如此龐大且壽命長,但癌症發病率較低。但随着海洋污染的增加,鲸目動物癌症的發病率正在上升,一項對擱淺白鲸的研究發現,18%的人患有惡性良性腫瘤。裸痣還具有多種抗癌機制,使它們成為癌症發病率最低的哺乳動物。

但"低癌症率"并不意味着"沒有癌症",不要被文字遊戲所愚弄。

許多人認為,體型較大、壽命更長的動物更容易患上癌症,是以很多人用"人類預期壽命,全人類都容易患癌症"這個術語來解釋人類癌症的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

流行病學家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佩托悖論悖論(Peto's Paradox paradox),推翻了"體型較大、壽命較長的動物更容易患癌症"的觀點,即如果人類能夠破解秘密并幫助克服癌症問題,那麼體型較大、壽命較長的動物就有辦法抑制癌症。

看看在動物身上發現的少數癌症的例子。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一種比人類更容易患癌症的動物是袋鼠。脾氣暴躁的袋鼠僅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州被發現,在上個世紀末被觀察到一種被稱為"袋鼠面部惡性良性腫瘤病"的奇怪疾病,其中一個巨大的惡性良性腫瘤生長在囊的表面,然後潰爛,在12-18個月内殺死了100%的感染人口,導緻袋鼠數量在20年内減少了80%。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已于2019年死于癌症,而該物種的發病率不到80頭,可能毫無希望。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薔薇科

已知最早的癌症患者是一隻原始,病理學家在 2 . 4 億年前的古生物學羅氏紅斑鹬的腿骨化石上發現了異常突變的組織,就像人類骨肉瘤一樣。羅氏的祖先海龜是海龜的祖先,但尚未進化成看起來像蜥蜴的殼。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患有惡性良性腫瘤的

但2.4億年後,被視為長壽象征的海龜卻無法逃脫癌症。例如,海龜肌瘤可以減少海龜種群。

恐龍也會患上癌症。

2003年對10,000多塊恐龍化石的研究發現,3%的鴨嘴獸化石樣本顯示出癌症的迹象。最近的一份新聞稿在加拿大7700萬年前的角龍化石中發現了一種類似于骨肉瘤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人類最喜歡的寵物貓和狗與人類一樣面臨癌症風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表示,每年有超過2700萬隻狗被診斷出患有癌症。超過50%的10歲以上的狗死于癌症。其中,金毛獵犬的癌症發病率最高,使該品種的平均預期壽命降至10.5歲。貓患癌症的可能性和狗一樣大。

2010年,美國女性安妮·羅裡(Anne Rory)飼養的一隻鹦鹉在2009年被診斷出患有鱗狀上皮細胞癌,可以活到兩個月。安妮決心花5萬英鎊為這隻鹦鹉進行化療,随後又活了一年多。

前面提到的動物都是高等動物,無脊椎動物也有癌現象。

美因茨大學(Mainz University)教授奧古斯特·多恩(August Dorn)發現,當直翅昆蟲的胃神經被切斷時,昆蟲會在中腸中形成假惡性良性腫瘤。

動物一定不會得癌症?鲨魚、大象、鲸魚甚至恐龍都無法逃脫癌症

左邊是癌性水獺,右邊是普通水獺

科學家在蚜蟲、渦旋蟲和水獺中發現了癌症,它們甚至可能傷害人類。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年的一份報告稱,一名41歲的艾滋病患者在一種名為短片貝蟲的寄生蟲中患上了癌症,并将癌細胞傳播給他,導緻他體内的癌性惡性良性腫瘤。人類寄生蟲得了癌症,結果對宿主造成傷害,簡直是神奇的。

植物也會産生惡性良性腫瘤,如冠狀動脈瘤,但通常不會變成癌症,也不會緻命,這裡沒什麼可說的。

由此可見,癌症其實是一樣的,無論是人類的"萬物之靈",還是無脊椎動物和植物,都逃不出它的魔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