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日語:ドラえもん),是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著名的漫畫作品之一,此漫畫自1969年開始連載。

藤子·f·不二雄
故事的主角野比大雄,是住在日本東京都練馬區月見台茫原(地名系虛構)的國小生。他是一名普通的國小生,而且不擅長運動,學習成績極差,甚至時常遭到同學的欺侮。此外大雄的運氣也很差,經常遇到各種“災難”,連猜拳都經常會輸。
由于大雄這樣的特性,也影響到了未來子孫的生活,為了讓情況有所改善,大雄的玄孫野比世修從未來的22世紀帶來了哆啦a夢來幫助大雄改變命運,故事就此展開。
哆啦a夢為了滿足大雄的夢想和願望,拿出未來道具幫助大雄,但常常會引發騷動,大雄(有時候也包括胖虎)過度依賴未來的科學技術,經常在最後引起不好的結果,這被認為是作者想要在作品中傳達“雖然文明進步,但最重要的還是使用的人”的訊息。
作品中除了有這種寓言性,也有表現哆啦a夢和大雄及朋友們之間友情的一面。
此外,故事中也有面臨地獄般截稿期限壓力的漫畫家,大雄父母也會因為房租和物價而煩惱。雖然是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的漫畫作品,卻也包含了黑色幽默和諷刺的元素。而總數超過1,900項的各種神奇道具也為讀者帶來夢想。
故事在含有寓意一面之外,同時在教育方面也有進一步的見解。就算每次都有哆啦a夢取出道具來協助,大雄還是會時常失敗,不過即使失敗也能很快恢複則顯示出了大雄堅強的一面,也時常能看見大雄自身的奮發向上,氣勢滿滿的場景。
哆啦a夢雖說是大長篇作品,但它并不像一般動畫電影被設定為外傳性質,而是被當作本篇一般。
哆啦a夢(短篇漫畫)中的主要角色有:
角色名稱
角色簡介
哆啦a夢
來自22世紀的藍色貓型機器人,身上的百寶袋内裝有許多道具,為改變大雄的命運而來。因為失去原生的耳朵(被機器鼠咬掉),常被人以為是狸貓。弱點為害怕老鼠,喜歡吃銅鑼燒。
大雄
本名野比大雄。哆啦a夢負責照顧的對象。功課、體育都不好,也因個性懦弱、懶惰而常受師長的責罵及同學的欺淩。但心地善良,熱愛自然。擅長的項目有射擊、翻花繩和快速入睡。喜歡靜香。
靜香
本名源靜香。大雄的同學兼朋友,讀書用功兼性情溫和。愛好和平。缺點是過于愛洗澡,而且拉小提琴拉出的琴聲甚至比胖虎的歌還具有破壞力(最初設定并非如此)。
小夫
本名骨川小夫。家境富裕,笃信科學并喜愛藝術,缺點是喜好賣弄、炫耀、耍小聰明。
胖虎
本名剛田武。身強力壯,愛欺負人卻很怕自己的媽媽。有時在同學受外人欺負時也會挺身而出。喜歡唱歌和烹饪,水準極差卻不自知。尤其是唱歌,沒有人受得了。優點是勇敢、有正義感。
《哆啦a夢》逸聞
《哆啦a夢》從1969年12月開始同時在日本國小館發行的衆多兒童學習雜志上刊載。當時作者以“藤子不二雄”的名義出版,以一篇完結的短篇漫畫型态開始創作。
作者在開始執筆“哆啦a夢”之前,一直到需要交稿的時候都還沒有任何概念。在緊張焦慮與淩亂的狀況之下,藤子創作出了“哆啦a夢”這個角色。
在1980年時,《哆啦a夢》最多曾同時連載于89本雜志上。
總計在《哆啦a夢》中由藤子·f·不二雄親自執筆的内容共有1345篇(包含短、中、長篇的合計)。
從1974年開始,由作者選出部分短篇故事集結成四十五冊單行本,收錄短篇共822篇,到1992年為止發行量已經超過8000萬本。
2005年,國小館又發行了一系列超過五集的單行本,名為《哆啦a夢plus》,内容為在四十五冊單行本中未收錄的故事。
到1996年時,漫畫的單行本在日本約已賣出1億本。
1973年哆啦a夢電視動畫開始播映,1980年動畫電影亦開始播映。同年開始為了拍攝動畫電影,藤子·f·不二雄開始創作單行本一本的長篇故事,這就是《哆啦a夢大長篇》的開始。
“哆啦a夢”是直接根據原作的日文原名“ドラえもん”(doraemon)音譯而來。此一名稱若要以意譯來譯,則有許多不同譯法。
1990年代或之前的港台盜版時期,哆啦a夢的漫畫,在華人地區各有不同名稱。單是台灣就有機器貓小叮當、超能貓小叮當、神奇小叮當、小叮當等、中國大陸和香港就有機器貓和叮當的譯稱。
藤子·f·不二雄病逝之後,朝日電視台繼承《哆啦a夢》的著作權,并依其遺願“希望亞洲地區統一改以日本音譯,使每個不同地方的讀者隻要一聽就知道在講同一個人物”,于是促使各地更改名稱。
哆啦a夢為了幫助大雄,經常從他的四維空間口袋裡拿出來自未來世界的道具,各種道具的創意和科幻想像成為哆啦a夢的特色之一。截至2004年5月為止,最權威的統計是漫畫版的哆啦a夢共有1963個道具,但若含動畫版出現的道具則總數超過2000個。
根據設定,哆啦a夢的道具中有一開始就有的,但大多數是後來從未來的百貨公司購買的。雖然其中有的是高價優質品,但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其中有些也會重複出現,像縮小燈,竹蜻蜓等)。此外也有租來的道具。
每隔一段時間,哆啦a夢就要對道具進行一次檢修清理。其中不能再用的會被丢棄到四次元垃圾桶裡,或者被埋掉。有的從未來商店買錯的道具會被大雄亂用,造成騷動。
未來有法律規定不能用道具的功能來賺錢,否則違法會有處罰。
動畫版《哆啦a夢》
(雖然日本電視台之前制作過一版《哆啦a夢》的動畫版,但由于被作者本人視作黑曆史,并且年代久遠,資料不全,在此不多加贅述。)聲優是哆啦a夢邁向動畫版的重大關鍵。日文版中大山羨代(大山のぶ代)是自從朝日電視台于1979年開播“哆啦a夢”以來,演飾哆啦a夢聲音長達26年的聲優。新一代的聲優陣容于2005年3月接替,其中由水田山葵(水田わさび)接替大山羨代飾演哆啦a夢的聲音。
大山羨代
大山羨代所诠釋的哆啦a夢聲音略帶沙啞而且聲音較沉,很自然的形成了哆啦a夢的一個特色。尤其内容中那獨特的“我是哆啦a夢”(ぼくドラえもん)以及哆啦a夢“呼呼呼呼”(ふふふふ)的笑聲,這些其實是大山羨代即興的演出,在原作品并不存在,反而成為更加深入人心的獨特風格。
從1980年開始,每年春季3月都會上映哆啦a夢長篇電影版,除了1988年《大雄的平行西遊記》隻有電影版,而沒有漫畫版外,前期的長篇電影作品上映前,均會創作大長篇漫畫作品,作為電影版原作及先行宣傳。1996年藤子·f·不二雄逝世後,便由他的弟子麥原伸太郎、岡田康則及藤子制作繼續創作發行,以此模式放映的電影版作品也被稱作大長篇電影。
從1984年的《大雄的海底鬼岩城》一直到2004年的《大雄的貓狗時空傳》為止,大長篇電影的導演均為芝山努,而《大雄的貓狗時空傳》也是朝日電視台版的第一代從業人員和配音員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由于時間過于緊迫及相關人員變動的緣故,制作機關宣稱2005年将暫停發行大長篇,是以2005年的大長篇電影從缺。 2006年,哆啦a夢大長篇電影恢複制作,是首部重新制作的電影。改編自第一部大長篇電影《大雄的恐龍》,此後開始循此模式推出新的複刻大長篇電影。
2008年3月10日,推出水田聲優陣史上首部非重制電影的《大雄與綠巨人傳》(緑の巨人伝)。之後又陸續以此模式,創作出多部原創電影作品,此類長篇電影大多是由短篇漫畫改編而來,而不另外創作漫畫大長篇。
《哆啦a夢:伴我同行》是紀念《哆啦a夢》之父藤子·f·不二雄誕辰80周年的3d動畫電影,由東寶株式會社出品。該片于2014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2015年5月28日在中國内地上映。
最近熱門文章推薦:
6.
- end -
日語學習原創編譯 如有不妥請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