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作者:邑人電影院

“邑人電影院”複活之軀,歡迎新老朋友們的關注!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

本文作者:仙兒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姗姗來遲之後,今日終于上映的卡通片《魔弦傳說》(即《久保與二弦琴》),口碑非常好,但在香港、台灣的票房并不理想。那為什麼口碑好,票房卻不高呢?影片到底好不好看?

容我以自己的了解先對電影大緻分類:一種是商業片,追求票房為目的,如近期上映的《長城》《鐵道飛虎》;一種是文藝片,表達個體化的精神追求,如近期上映的《塔洛》《你好,瘋子》;還有一種商業與藝術相容的品類,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商業效果,均得到全面認可,如近期上映的《血戰鋼鋸嶺》《海洋奇緣》。就國内而言,第一種代表作的巅峰可謂是《小時代》,第二種還有類似《長江圖》,第三種如《追兇者也》、《摔跤吧!爸爸》。不用說第一種不值得争議,口碑差但票房高。第二種争議比較大,有人認為這是藝術之作,精神之巅,而有人一臉懵懂的說,看不懂。當然這之間的鴻溝無法填平,要看個人了解層面。第三種電影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是最厲害的導演也也要想碰運氣一樣才能達成,就像《霸王别姬》的存在,幾乎就像一個bug,不僅好看,更像一種救贖,代表了最高的境界。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那麼《久保與二弦琴》屬于哪一種呢?

在看此部影片的時候,我看得非常投入,完全被吸引,覺得比2016年末得到極高稱贊的日本卡通片《你的名字。》更為精彩。《你的名字。》讓很多觀衆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似乎觀衆的眼淚是為三葉和泷流的,其實是為自己流的。看得出,影片觸摸到觀衆内心深處對純粹情感的渴望。盡管影片加上彗星、穿越等新元素,以及極其唯美的背景畫面,但在内容上、情節上、人物上還是略顯單薄了點,無法通過人物沖突的複雜性及多元素的結合來提高審美的藝術價值。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顯然,這一點《久保與二弦琴》做得比《你的名字。》要好。

《久保與二弦琴》中的故事背景設定也是在日本,但片中人物的顔值與《你的名字。》沒得比,可看多了清一色的大眼睛小嘴巴瓜子臉的漫畫人物,也有審美疲勞,偶爾換個細眼睛八字眉長馬臉的看看,反而挺刺激的。

為什麼長得這樣呢?因為導演是美國人特拉維斯•奈特。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身為美國“王思聰”的特拉維斯•奈特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打造他的處女作,也是他的夢想之作。(美國王思聰,他爸是上面圖檔中戴眼鏡的這位,名字叫菲爾·奈特,體育王國耐克的創始人。)這“王思聰”同樣不想着去接班,而是費勁巴拉地去拍電影,以實作自己的夢想。不過,拍電影,他不是鬧着玩的,而是認真地在拍。先看看影片的配音陣容就知道了:一位奧斯卡影後、兩位奧斯卡影帝、一位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提名的影星等等。這配音陣容沒得說的。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此外,精雕細琢的道具、跌宕起伏的劇情、絕妙的魔幻想象、精彩絕倫的打鬥場面使整個影片極具品格(vicky刺猬之作“安利下《久保與二弦琴》”有詳實講解),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核心:完成了一個孩子在逆境中身心成長和心靈救贖。

可見,這口碑不是假的。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先劇透一下:男孩久保隻剩下了一隻眼睛,他和生病的母親躲在海邊的山洞裡。久保繼承了母親魔法,每天都會去村莊賣藝——用二弦琴指揮小紙人變成各種各樣的人物和道具,演繹精彩的故事。但日落之前,他必須趕回家,母親囑咐過他:絕不能看到星空,會有生命危險!

久保為村民表演的故事,其實就是自己父親半藏的故事,可是這個故事一直沒有結局。那是他從母親斷斷續續講述中了解到父親是一名将軍,英勇無敵,為了救他和母親,和外公月亮王決一死鬥。可是生病的母親記憶時起時斷,他隻知道自己的一隻眼睛給外公挖去了,父親為了救他們,失去了生命。為什麼外公要這樣做?父親到底是怎麼樣的人?這一直是久保心中的一個謎。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鬼節這一天,村裡人傳說可以與死去的人對話。久保很想借這個機會與父親對話,第一次,他沒有在天黑前回家,就在他向父親傾訴的時候,滿天星空,他迎來極為可怕的一幕:像惡魔一般的兩個姨媽從天而降,她們要取走久保剩下的一隻眼睛。就在關鍵時刻,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來了,她使出最後的法力拼死與兩個姨媽決鬥,母親死了,但她将自己的靈魂化到一隻猴子身上……

看着這樣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将要獨自面對兩位兇殘的姨媽,面臨骷髅巨人的襲擊、面臨着變成狂龍的外公攻擊……簡直快愁死人了,恨不得自己能上去幫幫忙,怎麼可以讓一個孩子承受這麼大的苦難?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可是,誰也無法真正的幫助到他。一切還是靠他自己。就像久保母親不斷強調:久保你知道自己做什麼!

最終,久保尋找三樣寶物:頭盔、盔甲、寶劍,靠着自己堅韌的毅力将弦琴的威力發揮到極緻,擊敗了外公……

不可否認,影片保持着孩子的腔調,卻暗藏着大人的分辨力。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導演力圖追求的完美制作,使整個影片凝重厚實,且充滿着神秘的氣息。作為觀衆在享用到視覺上的沖擊之外,更多的可能還是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片中,久保的母親偉大之處,是敢于挑戰父權,敢于直面權威,相信愛情,堅信自己,使自己活得高貴真實。單單久保母親這個人物,就是一部好戲。更可貴的是,她把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傳達給久保,使得小小的久保從小就有自己的判斷力和觀察力,以至于在與外公生死對戰時,不被其幹擾,堅持自己立場。而當戰敗的外公失去魔法,成了一名平凡的老人時,他大度地毫不芥蒂的接納他。

當然影片也有瑕疵,如久保的父親半藏以一隻甲殼蟲的形象出現在久保的面前,诙諧,調侃的形象與久保母親形容的模樣有出入,不僅看不到英雄的真實面貌,反而弱了父親這個角色。還有是結尾處具有超極魔力的月亮王與久保之間的戰鬥,久保赢得過于輕松,有些不符合邏輯。好在瑕不掩瑜,并沒影響久保在我們心中已經建立的形象:努力、勇敢、堅強、大度。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試想,如果也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這樣,将是多麼大的成功!

好的電影或者文字,會有一種潛移默化般的感染力,并越嚼越有味。就像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看上去很好玩很好看很精彩,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故事要講的,遠不止這麼多。可惜的是,久保這樣的處境,孩子們難以找到代入感,得過太多愛的孩子們也許看到流暢的動作,精美的畫面,驚豔的魔幻,複仇的快感,而無法透過這些,體會到更深層的精神力量,體會在逆境中突破自身局限,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勇敢是多麼重要。盡管導演用心良苦,票房卻夠了解。即使如此,在我眼裡,《久保與二弦琴》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屬于我眼裡的第三種:藝術片,達到了精神救贖。

《魔弦傳說》告訴我們中國的孩子輸在哪裡

不僅是孩子們救贖,更是大人的救贖。

長按二維碼關注 邑人影院

id: yirenfilm

純原創 . 深挖掘 . 漲姿勢

聊電影、求資源、交朋友

投稿、合作,請加po主微信:xtlee021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