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訊】美軍近日完成了對其核潛艇在南中國海觸碰不明物體的調查,證明“康涅狄格号”(connecticut)是與一個未知的海山發生碰撞之後擱淺的。
“康涅狄格号”潛艇。(圖檔來源:太平洋艦隊官方推特)
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新聞網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美軍對碰撞事件的調查已于上周完成,現已将結果送出至第7艦隊指揮官卡爾·托馬斯(karl thomas)副上将審查,以确定是否會對該事件采取任何額外的問責行動。
據了解,該核潛艇前部損傷造成壓載艙受損,促使康涅狄格号隻能利用一周時間從南中國海經由海上航行到關島。不過海軍一再表示,潛艇的核反應堆和推進系統沒有損壞。從華盛頓基薩普·布雷默頓海軍基地(naval base kitsap-bremerton)出發的“康涅狄格号”是于5月下旬部署到太平洋的。
該核潛艇将在關島進行初步維修,由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普吉特桑德海軍造船廠(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和潛艇母艦埃默裡·s·蘭德号(as-39)的人員監督。
海軍将首先決定如何将潛艇修複到足以安全離開關島進行後續維修的程度。海軍負責研發和采辦的代理助理部長傑伊·斯特凡尼(jay stefany)曾向衆議院軍事委員會準備小組委員會表示:“如果我們最終在一家公共造船廠進行(康涅狄格号的修複),那肯定會對造船廠的所有其他工作造成幹擾。”
而該潛艇的損壞情況和随後的維修狀況再次引起了海軍對攻擊潛艇維修積壓的關注。衆議院軍事委員會海上力量和投射部隊小組委員會主席喬·考特尼(joe courtney)指出,夏威夷西部缺乏用于潛艇維修的幹船塢設施。“目前,該潛艇在關島,但那裡沒有幹船塢。”
此前,美國海軍10月7日發表聲明稱,一艘核動力快攻潛艇本月早些時候與一個物體在水下發生碰撞。該潛艇受損,受傷人數不詳。“10月2日下午,美國海軍康涅狄格号(ssn22)海狼級(seawolf)快速攻擊潛艇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國際水域作業時,在潛入水中時撞擊了一個物體。”
康涅狄格号是僅有的3艘海狼級潛艇之一,被廣泛認為是美國海軍能力最強的潛艇之一。這一強大的攻擊型潛艇是在冷戰結束時建造的,目的是在深水中追擊蘇聯潛艇,但随後,美國海軍取消了耗資巨大的海狼計劃。盡管美國海軍仍在使用其有限的海狼級潛艇艦隊執行海軍的最敏感任務,其中包括“海狼”号和“吉米·卡特”号(jimmy carter),但美國海軍的主要攻擊潛艇是弗吉尼亞級潛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