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教增量市場巨大,中教控股有何優點?

作者:财華社
高教增量市場巨大,中教控股有何優點?

港股解碼,香港财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在港股民辦教育闆塊裡,中教控股(00839-hk)是僅次于中國東方教育(00667-hk)的第二大市值企業。截至12月9日收盤,中教控股市值為210.51億港元,穩居港股高等教育行業市值寶座。

作為國内以在校人數計最大的上市高等及職業教育機構,内地大型民辦高等教育集團中教控股,其經營狀況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我國當代的高等教育行業發展趨勢。

高等教育是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非常向往的一個教育階層,清朝諷刺小說《範進中舉》除了刻畫出科舉考試制度下好官名利祿的可恥社會風氣,同時也反映出知識(尤其是高等教育)對一個人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與k12教育(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在性質和行業競争上都有很明顯的差別。k12的核心是升學率,分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名額,分數、升學率就是最大的本領,是以這個細分領域的競争歸根到底還是教學品質的比拼,做到區域壟斷。而高等教育沒有升學率之說,看重學曆和文憑,加上高校學生的流動性遠比k12行業強,是以其競争主要是全國性的競争,激烈程度相對沒有k12高,面對的經營壓力較小。

根據統計局抽樣調查資料,2015年,我國大學教育程度人口僅占12%。相較于比例高達50%以上的歐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空間是巨大的。可以說,往後20年,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将會繼續上升,市場還未進入存量競争階段。而目前市場還是一個增量市場,滲透率和高教入學率都處于非常低的水準,市場還未進入激烈的存量競争階段時,高校的競争不會達到像汽車、家電等行業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激烈程度。

不過,我國的人口紅利時代早已結束。有限的人口不會喜歡差的學校,品牌和口碑将會是高校追求的目标之一。

但在這種此消彼長的背景下,擁有良好現金流的高校所處的賽道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在巨大的市場蛋糕面前,這類優質的高校非常喜歡擴張,通過并購整合來實作規模的壯大。

中教控股成立于1999年,于果及謝可滔是公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教育界的資深人士。中教控股做了20年行業營運管理,獲得了iso9001認證,這說明他們管理營運團隊相對是比較成熟和比較有經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教控股對高等教育較為專一,在2017年将中國小業務出售,以專注高等教育,是以我們目前看到公司旗下的學校均是高等院校。

我們從三個角度分析中教控股的綜合實力如何。

一,學校質地。學校質地是影響一家教育企業口碑和招生能力的關鍵,中教控股經營的兩所大學及一所職業學校為江西科技學院、廣東白雲學院及白雲技師學院,該等學院均為中國知名的民辦高等或職業教育機構。江西科技學院連續9年名列中國排名第一民辦大學院校;廣東白雲學院曾連續10年獲廣東高等教育院校(民辦)競争力十強第一名;白雲技師學院連續7年名列廣東省排名第一技工學院。

高教增量市場巨大,中教控股有何優點?

中教控股在校生排名前三的學校學生規模較大,均超過1萬人,三間學校學生總數超過了8萬人。而且這三家學校在各自省内都是民辦高校第一名或有較大影響力的,應該說生意是非常好的。區位布局上來看,廣東、重慶、江西和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和人口也都是非常有潛力的。

在今年,中教控股相繼收購了川外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和澳洲國王學院。據悉,國王學院現有1%為中國留學生,大幅低于澳洲學校平均中國留學生占比的38%。中教控股期待推進國王學院與其國内學校的合作項目,以發揮中教在兩地學校間的協同效應。

川外重慶南方翻譯學院是地處重慶的大學學校,在校生規模約1.3萬人。該學院2001年經重慶市教委準許,具備招收大學和專科層次學曆教育資格,學院占地總面積1572畝,有渝北和綦江兩個校區。根據中教控股口徑,兩個校區已有容量約超過1.8萬人,校區面積大,未進行容量擴張的空間大。

二,内生和外延并購能力。中教控股是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上市龍頭企業,從企業長遠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公司也必須走上收購擴張的道路。從中教控股的曆史可看出,其主要是通過收購和合作的方式,比如收購學校的股權,合作開發課程等方式來擴大業務覆寫面積。

經過擴張,中教控股目前在中國六個省份/直轄市(江西,廣東,河南,陝西,山東和重慶)營運六所高等教育學校以及三所職業教育學校,其招生網絡覆寫中國内地所有的省份,于2019年8月31日在校學生人數達到了17萬,成為民辦學校中學生規模最大的企業。

2017年8月31日,中教控股擁有的三所學校在校生人數為75255人,兩年時間(2017财年-2019财年)學生人數翻超1倍。這表明中教控股擁有很強的内增長和并購整合能力,尤其是整合能力較強。

兩年時間,中教控股并購了6間學校,截至目前為公司帶來了近10萬的學生人數,同時也貢獻了公司大部分的收入,公司兩年時間收入增速與學生人數增速一緻。不過,中教控股同期淨利潤增速為38.23%,淨利率下滑,表明并購帶來的“後遺症”還是存在的。中教控股并購的學習中包含虧損的學校(如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同時還需整合,加上并購事項資産較重,周轉更慢,并購起來時間周期長,而且老校區還有維護的資本投入,是以并購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利潤空間。

三,财務狀況。中教控股總體上的業績表現較為穩健,尤其是近兩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但2019年的盈利能力水準有所下滑,這也是其業務擴張過快造成的。

高教增量市場巨大,中教控股有何優點?

現金流方面,中教控股過往5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淨利潤大于1,公司盈利品質較好。截至2019年8月31日止年度,中教控股銀行結餘及現金為34.97億元人民币,同比大增1倍;期内資産負債比率為60.9%。

是以,中教控股的資金狀況還算良好,這對于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内增+外延式并購的教育企業來說,無疑是值得振奮的,潛力相當巨大。

作者:覃漢計

編輯: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