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5日電 (記者 陳靜)“癌症有救嗎?”“攻克癌症的終極兵刃是什麼?”記者4日獲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和威廉·凱琳;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上海市免疫治療創新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在此間揭開癌症免疫療法的前沿奧秘、介紹了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領域臨床應用的最新進展。
董晨表示:“癌症綜合防治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需要全方位的政策來征服癌症,除了手術,現在也有放療、化療,最新加入這個行列的是免疫治療。我們人類開始用免疫的方法來跟癌症進行博弈了。”
作為此次“科學嘉年華”的支援方,百時美施貴寶介紹, 其開展了超過30項免疫惡性良性腫瘤臨床研究。該企業率先向世界推出免疫惡性良性腫瘤治療藥物和雙免疫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方案,造福患者。
董晨表示,癌症綜合防治的時代已經到來。晨晟 攝
2019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邁克爾·謝帕德說,現在沒有肺癌的特效藥,但是有些好的方式和方法能夠減緩肺癌的重症率。吸煙是可以“殺死”人體癌症抑制基因的,這些癌症抑制基因如果被“殺死”,癌細胞就會自己生長。
樊嘉表示,如果惡性良性腫瘤這一邊的勢力強了,免疫的力量弱了,那麼就容易發生惡性良性腫瘤;如果免疫功能某一方面過強則易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惡性良性腫瘤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功能之間的平衡。樊嘉強調,我們人體它一定要保持一個平衡,平衡才不生病。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哪一天免疫力跟不上,我們最終就會輸掉這場與癌症之間的戰鬥。
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上海總站共同舉辦的“科學嘉年華”推出“生命健康論壇:免疫與癌症的博弈”“農業科技論壇:科技塑造農業未來”等活動。“科學嘉年華”是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官方活動。四位來自不同年齡段的老中青農業科技達人代表,用接地氣的方式講述了自己玩轉新科技,颠覆傳統生産方式、創新農業應用場景的有趣故事。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