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S開發UI篇—常見的項目檔案介紹

一、項目檔案結構示意圖

iOS開發UI篇—常見的項目檔案介紹

二、檔案介紹

1.products檔案夾:主要用于mac電腦開發的可執行檔案,ios開發用不到這個檔案

2.frameworks檔案夾主要用來放依賴的架構

3.test檔案夾是用來做單元測試的

4.常用的檔案夾(項目名稱檔案夾)

(1)xxxinfo.plist檔案(在該項目中為 01-常見檔案-info.plist)

1)簡單說明

是配置檔案,該檔案對工程做一些運作期的配置,非常重要,不能删除。

在舊版本xcode建立的工程中,這個配置檔案的名字就叫做info.plist。

注意:是以在載入自己準備的plist檔案的時候,不要以info命名。

2)配置檔案的屬性介紹:

iOS開發UI篇—常見的項目檔案介紹

bundle display name:

應用程式顯示名稱。如果要修改桌面上顯示的檔案名稱,隻要修改此處就可以了。(需要先删除原始的程式,然後清空一下工程,因為程式有緩存)

bundle identifer:

唯一辨別符(唯一的辨別着一個應用程式,為了保證程式的唯一性,通常把域名倒過來寫)

bundle versions string, short和bundle versions

兩個都用來表示應用程式的版本,前面的版本是正式的版本,後面的為内部版本,即公司内部開發的版本。要求提示:上傳app的時候,後面更新的版本必須比之前的版本大。

main storyboard file base name

最主要的storyboard

有兩種方式修改plist配置檔案:

第一種方式即在如圖所示的界面對配置資訊進行修改。

第二種方式直接點選工程,可以通過可視化界面進行設定。

iOS開發UI篇—常見的項目檔案介紹

補充說明:

a.應用程式支援的旋轉方向。四個方向,垂直-不支援颠倒-左-右(最多隻支援三個方向)

b.plist檔案打開之後是xml檔案。和字典一樣,是通過鍵值對的形式來儲存資料。在xml檔案中,添加了cf字首

(2)pch檔案(在該項目中為 01-常見檔案-prefix.pch)

儲存的内容能夠被項目中的其他所有原檔案共享。

通常情況下宏檔案的處理,需要添加import導入頭檔案。以後可以把這個宏定義在這個檔案中,不再需要導入頭檔案

2)應用場景:

1.用來定義一些全局的宏,

2.用來導入一些全局都能用到的頭檔案。

3.用來自定義nslog,很消耗資源。(幾乎是最消耗的),在釋出的時候要把所有的列印都去掉。

(補充:在開發中,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開發調試階段,需要列印log調試程式,如果程式處于調試階段,系統會為我們定義一個名稱叫做debug的宏。

二是釋出階段:不需要列印log,因為log很占用資源,并且使用者看不懂log,如果程式處理釋出階段,會去除這個宏。

難道在釋出的時候要一個一個把nslog都注釋掉?然後在開發第二版,第三版的時候,又要把所有注釋掉的nslog都打開?

對于這個問題,在.pch檔案中自定義nslog就可以很好的解決。)

3)自定義nslog

在做開發的時候可以先打開pch檔案,看看公司中有沒有自定義nslog。

iOS開發UI篇—常見的項目檔案介紹
iOS開發UI篇—常見的項目檔案介紹

說明:…指接收可變參數

補充:

_objc_這個宏,在所有的.m和.mm檔案中,都預設包含了這個宏,就預設會編譯下面那兩句

條件編譯語句,如果有這個宏,就編譯下面的語句。

#import <uikit/uikit.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如果這個全局的頭檔案或者宏,隻需要在.m或.mm檔案中使用,請把該檔案或宏寫到#ifdef_odbc_中用。

注意點:建議寫在條件編譯裡面(注意#endif)

infoplist.strings的檔案,跟info.plist檔案的本地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