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作者:足球報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文/段離 “昨天晚上與協會(中國足協)上司有深入的交流,協會上司也認為目前中國男足存在的問題,應該由你主教練承擔,我明白這個意思,是以比賽結束了,我現在提出離開。”

2016年10月11日的晚上,國足0比2脆敗烏茲腳下。12強賽4輪戰罷,國足一平三負,幾乎被判了死刑。

而比這場失利更“刺激”的事是,主教練高洪波請辭——當他在賽後釋出會上用平靜的語氣說出上面那番話的時候,時任足協主席的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原本沒有督戰計劃的蔡振華,在中烏之戰前還是出現在了塔什幹,他給出的理由是:“作為足協主席,不來不合适。”

在比賽還沒開始打的時候就“勸退”主教練,比賽還怎麼打?這是外界的質疑,以至于蔡振華的妻子黃勝都在問他,“你到底說沒說類似的話(讓高辭職)?”

蔡振華的回答是,“這不可能。打個比方,孩子參加考試之前,我不可能跟孩子說,你如果考不上,就會怎麼樣怎麼樣。”這句話,是在輸球後的第三天,足協專門組織的通氣會上說的。

蔡振華說,當時開會的除了自己和高洪波,還有于洪臣、領隊和教練組成員,主題是國足怎麼能在目前的困境中絕地反擊,高洪波彙報了備戰情況,蔡振華和往常一樣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因為我之前也做過教練,帶隊打過大賽。有益的,教練組聽取,最後決策權在教練。”

蔡振華強調,自己并非針對高洪波,此前和佩蘭,女足主帥布魯諾都有過類似的交流。“協會聘請了主教練,任用了他就要全力支援,不能像過去一樣幹預。”

蔡振華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在會上提到過“辭職”兩個字,“我可以負責地說我沒有表露過類似的意思,絕對不會說這一場輸了你就辭職。正常的情況下,我也不會犯這麼低級的失誤。”

蔡振華甚至诘問:“(做出)這麼大的決定是不是有點沖動?現在這個時機來說(辭職),是不是有些草率?”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比蔡振華更早面對媒體逼問的是于洪臣,在高洪波說出那番話沒多久,回到酒店的蔡振華第一時間讓于洪臣找高洪波“了解情況”。

“沒有溝通下課不下課的問題,我們溝通的是國家隊的責任問題,比如這比賽協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教練承擔什麼責任,責權要厘清。”于洪臣反複強調,“中國足協并未逐客,是高洪波擅自做主辭職”,他甚至說,高洪波辭職也不是他說了就算,還要走足協的程式。

當晚,國足乘坐包機離開,很多人都目睹的一個細節是:當地時間零點,高洪波走上大巴車,坐在了前門右邊第一排的座位,在他上車時,提前半小時下來的蔡振華還在酒店門口抽煙,眼神“耐人尋味”,此後,蔡振華也上了大巴車,隻不過,他是從後門上車,坐在了後門第一排,先是面色凝重,拿起手機後微露笑容……

“勸退”還是“告退”?頗有些羅生門的味道,但這,實際上不重要。

事實上,在第三輪主場0比1輸給叙利亞的時候,高洪波的命運已經定了,換帥程式已經啟動,更有消息稱,新帥的標明預案,早在高洪波接替佩蘭的時候就有了架構,隻是,臨危受命的他帶隊打進12強賽後,沒人敢強行換帥。

但一平三負後,“時機成熟”。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10月13日,在足協執委會上,高洪波正式送出了辭職信,足協接受。

9天後,裡皮抵達中國香港,劉永灼親自迎接,随後,“銀狐”在廣州和蔡振華、許家印見面。當晚,足協官宣,裡皮出任國足主教練。據說,裡皮的年薪高達2000萬歐元,但實際上,足協隻負責450萬歐元,其他的,恒大買單。

當時,有消息證明,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恒大就開始向足協推薦裡皮,許家印多次制造機會,包括邀請裡皮觀看國足比賽,為國足獻策等,但無奈意大利人不感興趣。

蔡振華當時和裡皮多次會面,但面對媒體的提問,他表示自己作為足協主席,不會親自和一個教練談,“請教練是要走程式的。”此外,他還對“教授能否帶中學生”表示懷疑,不過,相對于土帥,他還是傾向于洋帥,“本土教練從來沒有帶隊進入世界杯,而洋帥起碼在2002年韓日世界杯帶隊進去了。”

接下來的12強賽,裡皮帶隊三勝二平一負,離附加賽隻有一步之遙;而在高洪波下課時,一平三負,出線機率隻剩0.5398%。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很多人都說,如果裡皮早點接手,可能國足就去俄羅斯了,但足球沒有如果,尤其是中國足球。

當年,躊躇滿志卻被卡馬喬搶了飯碗,外界對高洪波始終抱有好感或者說同情,後來臨危受命他接替佩蘭,帶隊打進15年來沒有打進過的12強賽,在土帥中聲望更是一時無二。

但職業體育,成王敗寇。12強賽上前四場一平三負的戰績,給了外界攻讦和高層下手的機會。

6個月的時間,高洪波就從天堂跌落。

關于高洪波的“罪狀”,類似于官方定論的包括:四場球都沒磨合出一套主力陣容;三中衛變回四後衛依舊無法激發戰力;關鍵的客場比賽首發輪換超過一半球員——這樣的主教練,是不合格的,“無論從過程和結果來說,全隊越踢越讓人看不到希望,球員們信心也在一點點被耗盡……”

當時,被佩萊格裡諾擠掉華夏主帥帥位的李鐵,在國足輸給烏茲後點評,首發更換7人,戰術體系又進行了更換,“感覺球員的力量使不出來。”數日後,裡皮挂帥,李鐵入閣,出任助教,裡皮在12強賽上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裡……

5年後的現在,站在12強賽風口浪尖的,換成了李鐵自己。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許多年來,很多事情變了,也有很多事情沒變。

從換高洪波到“換李鐵”,很多事變了,很多沒有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