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雲市場已在風口,垂直雲、混合雲和安全雲或在風口起飛

摘要: 混合雲的使用随着私有雲的普及,上漲至71%;服務商可通過獨立第三方資料加密、雲網關防ddos攻擊等方法,來防止雲資料洩露。

中國雲市場已在風口,垂直雲、混合雲和安全雲或在風口起飛

中國雲市場,無疑是一個“香饽饽”。阿裡、騰訊等國内大平台以及垂直化雲服務平台的持續投入,手機巨頭華為對雲服務的深度發力,加上國外雲服務巨頭,勢必會使雲市場争奪更激烈。

各方勢力運籌帷幄,究竟會在中國雲服務的棋盤上,産生怎樣的水花?中國雲服務的未來發展軌迹将會如何?筆者認為,中國雲市場将有以下三個趨勢:

1、外資雲與本土雲之争将更為激烈。

從發展勢頭上來說,據idc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9.03億美元,同比2013年增長61.9%。就發展潛力來看,中國現有企業數目與美國不相上下,且增長趨勢更為迅速,然而中國現在雲市場規模僅是美國的3%,這其中蘊藏着多大的發展潛能,筆者就不贅述了。

當然,這個“香饽饽”,外資雲服務早就想來分一杯羹。aws早在2014就已與亞信雲合作,甲骨文2015年11月宣布選擇騰訊雲來作為落地助力,微軟的windowsazure則是目前在國内最成功發揮商用功能的外資雲。

但是現階段,由于雲服務涉及到企業、政府、醫療等使用行業的資料隐私,加之此前臭名昭著的“棱鏡門”事件,中國政府對外資雲服務态度謹慎,限制條件衆多。除了必須通過合資方式的門檻之外,部分功能還會被“腰斬”,比如aws在中國區有限預覽服務。但未來随着政策的逐漸開放,國内外雲服務終将被放在一個起跑線上,那麼誰能赢?

如果光從産品出發,那麼外資雲更勝一籌。一來,外資雲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度與廣度的認知水準極高,加之多年的技術積累,使其雲服務在穩定性、擴充性、安全性等各方面性能上,都遠勝于國内雲服務。據idc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球公共雲計算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前五家服務商分别為亞馬遜、微軟、ibm、rackspace和阿裡雲。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國内雲服務巨頭阿裡雲在亞馬遜的aws面前,就是小巫見大巫。

二來,國内某些雲服務鐘愛走沿(mo)襲(fang)國外雲服務的套路,還沒沿襲完整,創新度也不足,屆時外資雲“正主”的入駐将對其造成打擊。

中國雲市場已在風口,垂直雲、混合雲和安全雲或在風口起飛

但本土雲服務在市場帷幄上,明顯強于外資雲,再加之近年來本土雲服務發展勢頭強勁(可看下圖阿裡雲與aws增速比較),至政策徹底放開前,本土雲服務商應已占領國内雲市場一席高地。屆時“水土不服”的外資雲想單憑産品優勢,或一些簡單的市場營銷套路,如降低部分服務價格,var(增值服務,value-added service)等,不見得就能撬動本土雲手中的“乳酪”。總的來說,勝負難定,但肯定會是“一場好戲”。

中國雲市場已在風口,垂直雲、混合雲和安全雲或在風口起飛

2、從平台化到垂直化的遷移

目前全球的雲服務,已然能從廣度上滿足使用者的核心需求,如資料存儲、資料歸檔、協作與檔案共享等,但随着雲服務更為成熟的發展,雲平台垂直化是大趨勢。一是由于随着雲服務的普及、雲意識的提高,企業對雲的需求将變得更為深入,寬泛及基礎的需求解決跟不上企業日漸“挑剔”的需求。二來随着企業運轉節奏的加快,改裝費時費力的平台化雲,顯然比不上低改裝成本的垂直雲。

除了需求變動的大趨勢之外,垂直雲在市場營銷也更占優勢。微軟首席市場分析師brent combest指出,垂直雲服務的利潤率較公有雲更加高。一個是由于垂直雲較公有雲,更加切實戳到了使用者痛點需求,售價自然可以更高,最大化使用者平均收益。在營銷投入上,垂直領域的銷售面專一,加上更為有效的使用者口碑傳播途徑,相比于“廣撒網式”的公有雲營銷,銷售投入更低,市場回報率也就更大。

中國雲市場已在風口,垂直雲、混合雲和安全雲或在風口起飛

3、資料安全的大浪潮,将催生雲安全與混合雲的發展

最後一個發展大方向,就是資料安全。企業“上雲”存在着兩大隐患,一來是監守自盜的擔憂,即雲服務商背景可直接擷取、檢視、甚至是利用使用者資料;二來是外部攻擊的隐患,資料在存儲、傳輸過程中“被黑”。

要解決資料安全問題,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式。一是企業自己搭建私有雲,免除被雲服務商“偷窺”的可能性。據2016年,rightscale調查結果顯示,由于資料安全原因,私有雲的使用比例較2015年增長了14%,而公有雲得使用比例僅增長1%,而混合雲的使用随着私有雲的普及,上漲至71%。

私有雲的确很好地保障了企業隐私資料的安全,然而私有雲的建構,除了實體硬體的支撐,還需資料安全防護措施。搭建及後期維護的成本都很高,很多中小企業不具備這個技術條件,那麼他們的資料還有什麼保護方法呢?

中國雲市場已在風口,垂直雲、混合雲和安全雲或在風口起飛

另一個方法,則是雲安全,雲服務商可通過獨立第三方資料加密、雲網關防ddos攻擊等方法,來防止雲資料洩露。目前國内外做這個方向的已有類似于ciphercloud、forcepoint、locket等這樣的公司,其中ciphercloud兩三年前就估值超過10億美元。最近騰訊和阿裡這樣的巨頭也在不斷地加強這塊的嘗試。總體來說,中國雲安全市場破土在即,風口也已至,能不能變成起飛的豬,還需自行把握。本文轉自百度百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