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果子,花萼部位長得像雞的嘴,果實外殼遍生毛刺,活脫脫是一隻雞頭,是以,這種果子的名字也就叫“雞頭果”。

雞頭果是芡實的成熟種仁,是睡蓮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主産于我國芡實之鄉江西餘幹,其他江蘇、安徽等地也有種植,是天然無公害有機食品。
一般在中秋前後就是雞頭果成熟上市的時候,采摘後的雞頭果隻要剝開外面那層奇怪的皮,就可以看到裡面像石榴一樣的綠綠的小果子了,再把這些小果子剝開,就是能吃的“雞頭米”了。
雞頭果營養非常豐富,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鈣、磷鐵、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等物質。新鮮雞頭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做各種甜湯,與百合、蝦仁等清炒,在南京、蘇州街頭,雞頭米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糖水。
雞頭果的味道和菱角差不多,喜歡吃的人覺得它很好吃,不喜歡的人覺得平平無奇,但怎樣說都好,在老一輩眼裡,它可是個好東西。雞頭果可以制作各種藥膳,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等作用,在藥店裡大都賣到60元以上一斤的價格。據現代相關醫學科學雜志報道,雞頭果還具有抗癌、增強免疫、延年益壽的功效。
雞頭果在中秋前後成熟,不少人會買來招待、饋贈親友。在江西餘幹,雞頭果由過去的零散買賣,發展成為集地加工、批發經營;由過去的單一籽粒出售,發展成為籽、仁并舉銷售;由過去的季節生産,發展成為包裝、冷凍常年營銷。價格也是年年攀升,現在市場上每斤雞頭米價格在100元左右,前景廣闊。
雞頭果适宜生長于池塘、湖泊、沼澤地中,水底土壤最好是疏松、中等肥沃的粘泥,帶沙性的溪流和酸性大的污染水塘不适宜栽種。農民朋友遇到種植養殖問題,可以在雲種養平台咨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鐘内就會得到回複。
由于雞頭果全身長滿了刺,采摘十分困難,一年一般隻采收1-2次,在9-10月間,果皮呈紅褐色時采收。種植面積小,人力充足時,可随熟随采收,采回的用木棒等物錘擊帶刺的果皮,取出種子,除去硬殼,曬幹。也可将果實堆放在地上,待果皮腐爛後,洗淨曬幹,然後再除去果殼,曬幹。
有相關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如果覺得文章有益,請關注、點贊支援,謝謝!(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