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作者:文藏

中國人炒菜很少有不用到蒜頭的,因為蒜的加入使得飯菜更為可口。當然了,蒜頭的功能不僅僅用來做菜調味,蒜頭的外形很别緻,古人便将其應用到了器物上。蒜頭與器物結合最為成功的作品當屬蒜頭瓶。有多成功呢?就拿其價格來考量,王剛當年随便砸了一件,竟然賠了20萬。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清雍正 爐鈞釉蒜頭瓶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王剛

砸蒜頭瓶的王剛,多數國人都很熟悉,就是演和珅的那位老藝術家。王剛曾主持過一檔鑒寶節目,後來卻銷聲匿迹,原因是鑒寶太難了。就拿被王剛砸了的那件蒜頭瓶來說,據專家分析是清代盧鈞窯燒制的作品,拿到市場上至少值20萬,結果給人家卒瓦(cèi,北京話,卒瓦是砸了的意思,收錄于《康熙詞典》)了。這種事件越多,節目自然也就辦不下去了。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清雍正 鬥彩如意耳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清嘉慶 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

盧鈞窯的蒜頭瓶是清代的作品,距離現代比較近,而蒜頭瓶的樣式從漢代已經出現。漢代的蒜頭瓶有銅質也有陶制作品。下圖為一件漢代灰陶蒜頭瓶,雖然然其上并沒有後世瓷器絢麗的釉色,但是仍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蒜頭瓶因瓶口狀如蒜頭而得名,此件蒜頭瓶器型優美,細頸、圓腹、圈足,器身上有簡單的紋飾,展現出時代的滄桑之感。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漢 灰陶蒜頭瓶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漢 青銅蒜頭瓶

瓷質的蒜頭瓶從宋代開始出現,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 》提到:“蒜頭者,口似蒜頭,而體段則近油錘,宋制已有之,後此尤夥。純色、青花多有之。”這裡不僅講到了蒜頭瓶的來曆,對于蒜頭瓶的釉色也進行了簡單介紹。宋代的蒜頭瓶主要以純色為主,雖然如此,但在瓷器藝術上仍不容小觑。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宋 鈞窯玫瑰紫蒜頭瓶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明嘉靖 白釉塑貼紅蟠螭紋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代以名窯衆多而譽滿天下,其中最為出衆的為五大名窯,下圖的這件蒜頭瓶是官窯作品。同别的蒜頭瓶不同,這件官窯青釉蒜頭瓶為直口,頸部細長,腹部做成了蒜頭的形狀,較之傳統的蒜頭瓶稱得上是别出心裁。該蒜頭瓶被施以青灰色釉,通體開片,極富藝術氣息。目前這件宋代官窯青釉蒜頭瓶藏于故宮博物院,現場實物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觀感。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宋 官窯青釉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宋 哥窯蒜頭瓶

宋朝滅亡以後,蒜頭瓶的燒制主要集中在明清兩代。這一時期的蒜頭瓶主要由景德鎮燒制,器型通常為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當然最具特色的還是那形似蒜頭的瓶口。在品種上明清時代的蒜頭瓶種類更為繁多,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其它各種釉色。由于明清時代的蒜頭瓶釉色、工藝更為豐富,其市場價值也更為可觀。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明萬曆 青花魚藻紋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館藏

王剛砸了的蒜頭瓶,起步價20萬,在整個蒜頭瓶市場算低的

清雍正 琺琅彩花卉紋蒜頭瓶

前文提到被王剛砸了的蒜頭瓶為晚清作品,工藝和釉色已經有所下滑,市場價值也就僅僅20萬起步。清代的優秀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以前,前些年雍正的一件琺琅彩山水花卉紋蒜頭瓶拍出了2600多萬的天價,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雖然如此,蒜頭瓶總體市場上仍然處于比較好的态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