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中華民族創造了具有五千年曆史的燦爛文明,必定能創造出燦爛的明天。

釋文: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 的。
釋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為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馮友蘭稱其為“橫渠四句”。
釋文:以古為師應時而變,澄懷味象入境忘言。
釋文: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莺恰恰啼。此為杜甫創作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首中的兩首。
釋文: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杜甫詩《絕句》//隔戶楊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兒腰。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杜甫詩《絕句漫興九首》之一。
釋文:泰山之溜穿石,泰山之石敢當。漢·班固《漢書·枝乘傳》語: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绠斷幹。這兩句大意是:泰山上的小水流可以穿石,單股的細繩可以勒斷樹木。
釋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鄭燮,即鄭闆橋,人稱闆橋先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一生隻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釋文:棠梨樹下鳥呼風,桃李溪邊白複紅。一百裡間春似海,孤城掩映萬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