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官員往家裡拉了1車金銀,皇帝得知後說他清廉,又贈1車金銀要面子要回了一車寶。起因結果啟迪

清朝官員往家裡拉了1車金銀,皇帝得知後說他清廉,又贈1車金銀要面子要回了一車寶。起因結果啟迪

孫嘉淦是雍正年間為官,一直做到了乾隆年間,他一生清貧,不愛錢财,努力發揮自己的能力,敢言直谏,總算他經曆的兩任皇帝都不是昏君,是以很欣賞他的性格,都委以重任。

就說孫嘉淦因為年老,是以向皇上告老還鄉,皇上自然恩準,于是他開始打點行囊。

可是呢在當時的社會自然不能就這麼空着手回去啊,畢竟雖然自己不在乎,但是對于家裡人卻不一定是好事。

自己一直在外為官,都知道自己官做得很大,要是就這麼回去,還不一定說什麼閑言碎語呢,畢竟都說衣錦還鄉,自己這麼落魄可能讓人誤會。

清朝官員往家裡拉了1車金銀,皇帝得知後說他清廉,又贈1車金銀要面子要回了一車寶。起因結果啟迪

于是孫嘉淦想了個轍,他找人弄了幾輛騾車,畢竟買不起馬,然後又在車上裝了些大箱子,之後他每個箱子都裝滿了磚頭。

之後再在上面一層的磚頭上刷上金漆,銀漆,看起來跟金磚,銀磚似的,看起來倍有面子。

然後孫嘉淦就趕着這幾輛騾車踏上返鄉的路程了。

因為都裝滿了磚頭,是以騾車拉着費勁兒,車轍印很深,在外人看來這車裡肯定拉了不少好東西,要不費這麼大的事兒幹什麼。

是以就有人開始打了壞主意,畢竟孫嘉淦那敢言直谏的做官方式,自然不缺少政敵的存在。

其中有人就到皇帝跟前把他給告了,說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自己不愛财,結果剛退休就弄了這麼多錢,肯定是背地裡A錢了。

清朝官員往家裡拉了1車金銀,皇帝得知後說他清廉,又贈1車金銀要面子要回了一車寶。起因結果啟迪

皇上聞言也是很生氣,覺得孫嘉淦辜負了自己的信任,但也不能就這麼偏聽偏信,是以趕緊派人提前趕到孫嘉淦路途的前頭,把他截住,然後找理由檢查了一番。

結果實際情況一到手,皇上很是滿意,覺得孫嘉淦确實不愧清官之名,又覺得這樣一位好官如此凄慘确實不好,于是命人,在路途中,以官府的金銀替換了那些磚頭,算是對孫嘉淦的賞賜。

就此孫嘉淦以一車假金銀,換了一車真金銀,發了大财。

是以我們應該知道了,好人終歸有好報,自己做事無愧于心就好,不要因為其他私心雜念犯錯誤,最後終會有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