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作者:博物雜志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博物曆》主角長得有點醜随意,名叫鮟鱇,請各位做好心理準備。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圖檔來自:《博物曆2021》

見啥吃啥,來者不拒

說到鮟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種生活在海底漆黑環境中的魚,長得跟鬧着玩兒似的,還天天打着“燈籠”,誘騙獵物上鈎。

可如果深究,它們到底生活在哪裡的海底呢?

可能大家就沒有概念了。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釣鮟鱇(Lophius piscatorius)

圖檔來自:alchetron.com

實際上,鮟鱇目的物種廣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等海域,近到我國的東海、黃海等海域,都有分布。

科學家解剖了一些黃鮟鱇,仔細研究了它們的胃容物後發現,黃鮟鱇食物中的包含了多種魚類,隻不過在不同海域中,它們吃的魚的種類有所差别。

這說明鮟鱇不挑食,選擇性較低——能被“燈”吸引來的、能抓得住的、能咽到肚子裡的,它可能都不會拒絕。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而且有些魚被吃掉,完全是自己“送人頭”。

例如日本鳀這種魚,在不同季節時在黃鮟鱇食物中所占的比例相當懸殊——秋季最低,為0.6%,而冬季最高,可達11%,這與日本鳀冬季從北方洄遊至黃海南部不無關系。

除了魚類,鮟鱇還吃甲殼動物和頭足動物,也就是蝦、蟹、烏賊等。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日本鳀

圖檔來自:wiki common

越長越扁,食譜有變

鮟鱇雖然不挑食,但在它們小時候,食物中更多的是在大海表層活動的甲殼動物和頭足動物,與之對應的是,黃鮟鱇幼魚營浮遊生活。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黃鮟鱇幼魚,還眉清目秀的

圖檔來自:small fishes science

等到體長長到10厘米時,黃鮟鱇會慢慢變成底栖生物,憑借暗淡的體色,以及顯眼的“釣竿兒”,神不知鬼不覺地吸引獵物上鈎。

黃鮟鱇的“釣竿”由背鳍的第一鳍棘特化而來,頂端就像一面白旗,在海底招搖。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長大的黃鮟鱇。怎麼長着長着就“崴泥”了呢......

有些種類鮟鱇的吊杆末端,還能發出微弱的光亮,這盞深海中的明燈,對迷失在深淵中的生物來說,簡直就是前進的燈塔。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圖檔來自:pinterest

此時黃鮟鱇的食物種類會出現明顯的轉化——變成魚類,甚至是帶魚、龍頭魚這些兇猛的肉食性魚類。

黃鮟鱇的身體,似乎除了尾巴就是嘴和肚子。它們猛地張開大嘴之後,瞬間産生的負壓就能把獵物稀裡糊塗的壓到嘴裡來。這也不難了解,畢竟體型越大,越容易捕捉大型獵物,而這些大型獵物,能提供更多能量。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感受一下鮟鱇的大嘴

繁殖寄生,雌雄融合

說到鮟鱇,就不得不提到它們的另一個身份:美食。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鮟鱇的皮肉滑,在菜闆上不好切。在日本,把鮟鱇吊起來切就成了一門可供觀賞的手藝。圖檔來自:tuuhan.co.jp

近些年來,人們用可以深入海底數十米至三四百米的拖網捕魚,撈起了黃鮟鱇。十餘年前,僅黃鮟鱇這一個物種在我國海域内的漁獲量,就高達12000噸。

如此巨大的數字,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這種珍奇食物的追求,另一方面也間接反映出其他魚類資源有所降低,鮟鱇也算是“矬子裡拔将軍”。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鮟鱇最好吃的是肝

圖檔來自:bigfishesoftheworld

越來越多的鮟鱇被擺上了餐桌,這些鮟鱇十有八九都是雌性,因為雄魚個頭極小,隻有雌魚的百分之一,沒什麼食用價值。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日本鮟鱇鍋

圖檔來自:tuuhan.co.jp

另外分屬角鮟鱇亞目的角鮟鱇,雄魚往往不會單獨生活,而是會寄生在雌魚身上,形成一種叫做“繁殖寄生”的特殊關系。

雄魚在找到雌魚之後,會張開大嘴咬住雌魚的腹部,之後雄魚的循環系統會慢慢與雌魚融為一體,内髒也會慢慢消失,最終隻保留一對睾丸,淪為無情的繁殖機器…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已經和雄魚融為一體的雌性約氏黑鮟鱇

圖檔來自:tolweb.org

可能你會好奇,人類或者其他動物器官移植後,通常會出現排異反應,來自異體的器官會被排斥,受體需要終身服藥減緩排斥反應。但鮟鱇似乎并沒有遇到這個問題,否則它們也不可能以繁殖寄生的方式一代代的繁衍至今。

它們為什麼沒有排斥反應呢?

這是因為,那些可以與異性融合的鮟鱇,體内與抗體生成等有關的特異性免疫的基因表達發生了重大改變,免疫反應會減弱至不會産生排異反應的程度。

咬住雌魚的雄鮟鱇,逐漸長在了它身上

科學家拍攝到的鮟鱇繁殖寄生現象

圖檔來自;Science

然而,鮟鱇是如何在不産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情況下,不受病菌侵襲,在海底健康生存的呢?

這就像深海這片未至之境一樣,至今還是個謎……

主要參考文獻:

張學健, 程家骅, 沈偉,等. 黃海南部黃鮟鱇攝食生态[J]. 生态學報, 2010, 30(012):3117-3125.

Swann J B, Holland S J, Petersen M, et al. The immunogenetics of sexual parasitism[J]. Science, 2020, 369(6511): 1608-1615.

博物公衆号正式開啟投稿通道啦!

如果你對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美食等貼近生活的博物知識感興趣,并有撰稿經驗,歡迎發送稿件至:[email protected]

稿件一經采用,我們會主動聯系您!

撰文 | 吳海峰

微信編輯 | 高興

繼續閱讀